阿富汗的十个世界之最(阿富汗一没钱、二没石油

世界之最 2023-08-20 08:0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2021年9月,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宣布控制了潘杰希尔省,美匆忙从该地撤出,标志着战争的结束。

让人疑惑的是,阿富汗既没有钱也没有石油,为什么总有国家想要占领它?美国人打了十几年的仗,究竟图个啥?


英国的殖民

早在19世纪初期,英国在拿下印度之后,就看上了阿富汗这块殖民地。

英国人图啥?人家或许啥也不图,毕竟自己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存在,想要块殖民地还需要理由吗?人家单纯只是为了殖民扩张

也有历史学家指出,在那个时期,俄国的国力也很强盛,英国担心自己的殖民地被俄国占,于是率先对阿富汗出手。

为了能够找到合理的借口,英国还专门找到了舒亚·沙阿·杜拉尼,他属于阿富汗当中的亲英派。

这样,英国就能以帮助杜拉尼夺回皇室地位为借口,掺杂他们的内政。

1838年,英国发表了西姆拉宣言,当中反复强调,英国是为了“保护”印度的殖民地,才帮助杜拉尼。

很快,凭借英国的强大实力,阿富汗的政权就被杜拉尼获得。

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硬骨头,谁想要啃一啃,总得要付出点代价。

虽然政权是没了,不断有部队起义,想要夺回权力。

英国被扰得不安宁,于是在40年后,又对阿富汗发动了第二次战争,结果,阿富汗只是平静了一段时间,又闹腾了起来。

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再加上英国国力的衰退,阿富汗一直在闹独立。

为了惩罚阿富汗,英国发动了第三次战争,不过很快就被阿富汗正统政权掰了回来。

一战后,英国地位衰退严重,也就没有再去打阿富汗的主意了。


苏联的算盘

当时的世界正值冷战,一众小国都想要磅个“大腿”靠靠,要么是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要么是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

但阿富汗似乎有些标新立异,它哪方都不参加,就想自己玩自己的。

后来苏联在欧洲的扩张受挫折,于是想将重心转移到南方

这个时候,苏联便看上了阿富汗,它的地理位置处于亚洲的中部,如果将它收为自己的阵营,对将来的战略扩张有着巨大价值

苏联看上的,是阿富汗的战略地位。

自此以后,苏联频频向阿富汗抛出“橄榄枝”,谁知道,这阿富汗像个“石头”一样,油盐不进。

这可给苏联气坏了,扬言要将阿富汗给拿下。

1973年,阿富汗正值政权变更之际,苏联瞅准了亲苏一派,扶持其政权上位。

可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政权变更,苏联以帮助阿富汗为借口,直接派兵进入阿富汗。

虽然阿富汗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他们打起仗来相当有一套,依靠着游击战术和苏联对峙了10年,活生生拖到了苏联的政治危机。

至此,苏联自身都难保,不得不收回驻守在阿富汗的部队,苏联的入侵也就告一段落。


美国的虎视眈眈

阿富汗有什么?除了多了点矿产资源外,就连植被都少,唯一的特点就是穷人多。

人家是穷,它的战略位置好啊。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心脏”地带,这里靠近俄罗斯和中国,如果美国想要称霸全世界,亚洲就是一大障碍。

毕竟美国和亚洲隔得太远,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有了阿富汗这块宝地就不一样了,美国可以在阿富汗安装各种导弹,来反制中、俄。

要是能拿下阿富汗,美国人睡觉都要安稳很多。

不仅如此,阿富汗周围的国家全是产油大国,美国可以将阿富汗当做中转站,将更多的石油运输出去。

再加上阿富汗的贫穷,导致美国人认为,亚洲中部地区,就他最好欺负。

正当美国人在想,用啥样的借口才能撬开阿富汗的大门之时,阿富汗反而自己撞上了枪口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便派了大兵出击阿富汗,而且还带上了整个北约组织,美名曰反恐行动实际上,就是一场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

刚开始的时候,世界事舆论朝着美国一边倒,大家都认为,美国会在几天内拿下阿富汗。

毕竟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事武器。

而对手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小国家,两者的实力悬殊不是一星半点。

可实际开打之后,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阿富汗就像是打不的小强一般,一次次被击溃,一次次又重来。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既然美国要打,阿富汗也愿意奉陪。

这场本该在几天内结束的战争,被延长到了几年、十几年。

期间,美开展了各种行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美国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无可厚非,他们在战争当中伤及大量的平民百姓,违背了联合国的原则。

这场战争足足打了20年,阿富汗被打得更穷了,美国也付出不小的代价。

战后的数据显示,在这场战争当中美国大兵牺牲了数千名、虽然美国并未公开这20年来战争的财政开销,,英国的《金融时报》当中,有专业人士指出,美国花费了至少1万亿美元。

如果这些钱用于经济发展,也许美国可能会收获许多战略伙伴,而不是在战后灰头土脸地撤。

战争从来都不应该成为国家之间争夺利益的手段,因为最终受伤的还是平民百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