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的0信息(世卫组织定调:阿斯巴甜(0卡糖
最近几日,关于代糖阿斯巴甜(就是我们常说的0卡糖中的一种)可能致的消息甚嚣尘上,让无数沉迷于“肥宅快乐水”的可乐星人感到心碎。
这一切都源于6月29日外媒发布的一篇报道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世卫组织下属症研究机构预计将于7月将阿斯巴甜(Aspartame)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的物质”。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全球运用最广泛的0卡糖,阿斯巴甜的命运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根据简单统计,目前使用阿斯巴甜常见的食品饮品包括可口可乐旗下的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纤维 、雪碧纤维 、芬达零卡,百事可乐旗下的百事可乐零度、百事轻怡可乐,玛氏旗下箭牌的部分无糖口香糖、薄荷糖等。
你能想象,当如此多的常见饮品或食物突然被宣布为致,曾吃过这类食物或饮品的人们会有多崩溃?
就在当地时间13日,世卫组织终于发布了报告
国际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FAO)正式公布了对非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联合专家委员会)。
IARC引用了人类致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IARC 2B组),并且重点说明了人体每日可接受摄入量为40毫克/公斤体重。
也就是说,阿斯巴甜致,真的实锤了!但曾食用过阿斯巴甜的朋友们也不用过多的担心,你过去食用的阿斯巴甜真的没有那么危险。
致风险等级2B级,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给大家聊一聊关于IARC的致物评级,可能对大家理解本次阿斯巴甜致的判定更有帮助。
国际症研究机构(IARC)是世界卫生组织下的一个专门进行症相关研究的机构。它发布的致物分级,也一直被广泛的用于全球的防抗工作中,相对比较权威。
以下是IARC对致物评级的标准认定
其中,1类致物的致风险十分明确。烟草、酒精(乙醛)、槟榔、黄曲霉素等强致物都名列其中。
但2类致物,则颇有一些争议,或者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更为常见高温油炸食品、手机WIFI信号、红肉(牛肉、猪肉及其他红色肉类)等,等都IARC归类为2类致物。在IARC的定义中,它们是有可能的致物。
那么,与其恐慌担心阿斯巴甜对自己造成患风险,不如先想想自己曾经吃了多少油炸食物,或是多少红肉。
对于2类致物,我们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取舍就够了。例如你是个牛肉爱好者,是否愿意为了可能存在的致风险,而更改自己的爱好,转向鸡肉、鱼肉等白肉。阿斯巴甜也同样如此,不必因自己曾食用过的阿斯巴甜而感到过度恐慌。
毕竟不少烟民们明知烟草是一级强致物,同样沉迷于“吞云吐雾”不可自拔。
“抛开剂量谈性,都是耍流氓”
关于本次世卫组织对阿斯巴甜致的认定,还有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在公布此新闻的过程中,重点说明了人体每日可接受摄入量为40毫克/公斤体重。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
关于剂量与性的问题,需要划重点
由于阿斯巴甜带来甜味需要的剂量并不高,它在无糖饮料或其他食品中的添加量也并不高。以阿斯巴甜运用最广泛的无糖饮料为例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相信正常人群也未必会在一日之内饮用如此多的无糖饮料,所以基于剂量的问题,我们也不必如此恐慌。
「0卡糖」并非阿斯巴甜一种,大可不必一棒子打无糖饮料
在阿斯巴甜致新闻铺天盖地发酵的,我们发现很多读者都将「0卡糖」与阿斯巴甜划了等号。
事实上,「0卡糖」其实有很多个品种。在「0卡糖」分类中,阿斯巴甜是相对低端的品类,目前市面上很多无糖饮料已经转而运用更高端的「罗汉果甜苷」作为替代。
目前针对这类「0卡糖」,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它们存在致风险。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宣判无糖饮料的「终身监禁」,在选购无糖饮料时,可以多看看配料表,尽可能选择「罗汉果甜苷」等品类的0卡糖,就能最大限度避开风险。
,对于阿斯巴甜致,我们大可不用如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