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记录砌砖(仁寿抬工号子:两百余年唱出来

世界之最 2023-08-20 11:45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寿抬工号子参加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眉山市分会场。

抬工号子表演

抬工们正在开石槽

“不唱号子路难行。”过去的仁寿,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弯道多,路面窄,交通十分不便,运输全靠肩挑背磨,往往男抬女背,而重物靠一人无法搬移,就产生多人合作整体用力,运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分解到每个人肩上。后来由2人发展到多人,乃至128人的队形,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所抬之物重达2吨,并把强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结合起来,以喊号子统一行动,协调步伐,这就产生抬工号子。

“抬工号子主要用于开山、打石及民间婚丧嫁娶活动中搬运、扛抬时传唱,包括开山号子、吆石号子和抬工号子等。”据抬工号子传承人王俊清介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清代“湖广填四川”时期。

“周祖讨口无事干,常年叫化在世间。想出寡门作试验,用人抬石去上山。想了几天几夜晚,才将办法想周全。开初四人抬路板,后用八人抬高山。若是再重怎么办,绺大扣多加人员。”在号子《抬匠始祖周叫化》中提及了抬工号子创始人周泽世,人称周叫化。“他的三个儿子周金山等就是抬工号子的第二代传承人。”眉山市仁寿县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周金山兄弟邀请邻居赖章喜及四个儿子加入,于是,两家人一起研发了新工具打杵和垫肩,将四人抬扩大为八人抬,还编了大量哨子,适应了抬工队伍日益增加的传承需要。

赖章喜、张三封、宋超武等是清末人,为抬工号子的第三代传承群体。此时,因抬工号子队的一些禁忌产生,他们开始将抬工号子用于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赖正连、宋黄牛、王金山等为抬工号子的第四代传承群体。他们在前辈基础上又创造了12人抬。再往后发展,大家开始将抬工技艺用于抬大树、抬变压器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赖家修、王俊清等是抬工号子第六代传承人,致力于抬工号子保护与传承,现为抬工号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时代变迁,抬工们不断赋予抬工号子新的内涵。旧社会,抬工号子唱帝王将相唱《六郎带兵》等,新中国成立后,抬工号子唱《穷人翻身》《我的家乡变了样》。近年来,眉山仁寿“南梨北枇”享誉国内外,抬工号子就唱《大佛与枇杷》《梨花欢歌》等。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和服务功能的改变,抬工号子除部分地方仍用于劳动场合外,更多地方则用于民间红白喜事等生活领域以及地方民俗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展示。抬工号子作为传统音乐劳动号子中的一类,其传承方式,从过去家族传承、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的基础上,已发展出学校传承和群体传承等方式。如,一方面作为学校音乐课程的选修内容向学生传承,一方面在节庆表演活动中向观众间接传承。

1970年10月,仁寿县开始修建黑龙滩水库。6万多名抬工组成7500多个抬工号子队,参加水库及配套工程建设。砌筑大坝的28万立方米条石,都是由抬工们一肩肩、一杵杵地抬上大坝。自此改变了仁寿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面貌。

,一首修建黑龙滩水库的抬工号子流传至今“公元1970年,仁寿修建黑龙滩;东南干渠绕山转,斗农毛渠到田间;引来滚滚岷江水,灌溉陵州万亩田……”如今的黑龙滩水库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但在我们耳边还时常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抬工精神也象征着仁寿人民不怕艰难、艰苦朴素、战天斗地的民族精神。

修建黑龙滩水库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抬工和抬工队伍。水库竣工后,这些骨干抬工遍及眉山市仁寿县,几乎每个村都有1-2支抬工队。有的抬工队还外出揽活,参加各地建设。眉山仁寿抬工走遍全国,抬工号子随之传遍华夏大地。

,随着交通设施日益完善,货物运输越来越方便,抬工迅速退减。拥有3万多首抬工号子的仁寿县仅剩抬工800余名,请抬工者更少,抬工文化面临后继无人、濒临消失的危险。

对此,眉山市仁寿县高度重视,把抬工号子视作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于1997年组建了32人的抬工队,并确定虞丞乡、汪洋镇等6个乡镇为“抬工文化之乡”。虞丞乡、汪洋镇等乡镇先后组建了抬工队。

2001年5月17日,眉山市仁寿县举办第四届枇杷节,128人组成的虞丞抬工队抬起长3.8米、宽4.8米、重2吨的平台,创下人数最多的抬工队纪录,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2004年,眉山仁寿虞丞抬工号子队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获得成功,享誉全国。2006年,抬工号子先后被列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8月,眉山市仁寿县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2018-2020年度四川省39个民间文化之乡中的“抬工号子之乡”。


抬工号子喊响非遗节盛宴



“嘿哟,嘿……哟!”号子声此起彼伏。“太精彩了!”掌声呐喊声不绝于耳。

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眉山市分会场仁寿县非遗之旅主题宣传日现场,在抬工号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赖家修老人带领下,汪洋抬工号子队7名抬工嘴里喊着整齐的号子,压着平稳的节奏,走上一个由窄长的木板事先搭建好的小台阶,开始抬工号子表演。

“嘴里喊得好有腔调呀!”“步伐很有节奏,很有氛围。”“能做到这些真的很难。”抬工号子的精彩表现,让现场观众无不啧啧称奇。

面临时代变迁,抬工号子在生产中运用减少的情况,积极推广抬工号子在地方民俗文化生活中的运用变得尤为重要。2005年,赖家修组建了汪洋抬工号子队,每年从事民间婚丧嫁娶活动百余次,并与当地中学老师等一起收集整理抬工号子约289首,记谱20首,向媒体和学校积极宣传并推广抬工号子。

“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能参与进来,我很高兴,也想把抬工号子展现给大家。”赖家修说,观众的掌声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与支持。

眉山市仁寿抬工号子腔调因地域方言而异,分为东部、南部、西北3支,按步伐赋予抬工号子不同的曲调。其表达的内容主要以宣扬伦理道德、民风民俗为主,也有针砭时弊、叙事抒情的,有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故事、歌谣、说唱等多种形式。

据了解,抬工号子唱词比较丰富,有三字、五字、七字的不同句式,还有碎步、细闪、五字恰腔的各式节奏。抬工工作时都是双数配对,唱号子有助于步调的协调。

在抬工号子的表演中,记者注意到,站在前面的人出左脚,其后的那个人就要出右脚,不然就容易“翻车”。号子就像指挥,比如前面的人看见路上横着水凼,唱一句“月亮水光光”,后面的人就会缓下步伐。号子中的轻重缓急,如同变身为集体舞蹈的鼓点。

“有了指挥,无论是普通的8人成队表演,还是到64人的宏大队形,小到家庭喜事,大到乡镇大型庆典,抬工号子均能胜任。”赖家修说,多年前,眉山市庆祝建市活动,抬工号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俊清就曾组织起128人的队伍上街巡游,轰动一时。

,勤劳朴实的仁寿人还把本地历史与风土人情编成抬工号子传唱。这些号子句式整齐,诙谐幽默,寓意深刻,唱腔高亢热烈,富于节奏,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抬工一边唱,一边从事着繁重体力劳动,心情愉悦,满怀趣怪网希望,劳累倍减。


王俊清世代老绝技 让抬工号子走得更长远



“小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央求父亲,让我加入抬工队伍。终于在16岁那年,父亲第一次让我抬石板。”11月18日,在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抬工号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俊清说,“因为祖辈都住在这里,也是抬工世家,加入抬工队就像使命一样。”

“也不是那么好学的。抬肩、起步怎么走,头杠和伙尾如何配合,都是学习的内容。比如,抬工唱号子称作‘天盘’,脚步称作‘地盘’。地盘有‘大闪’和‘细闪’两种,抬‘大闪’的由‘三腔四号’起步,抬‘细闪’的则由领唱发音,合唱起步。”王俊清介绍,抬工队有“不唱号子路难行”之说,号子的高低快慢,随路途中的上坡下坎、转弯倒拐、路窄遇阻等变化而变化。

通过几年的磨炼,王俊清渐渐熟悉和掌握号子特有的步伐和唱腔,理解其中的暗语,并将唱与上下肢、肩部及全身的动作融入一体。如今,他能唱300多首号子。

当抬工的几十年里,王俊清经历了抬工队伍从4人抬到8人抬,再到16人抬、32人抬、64人抬和128人抬的全部过程,但几十年不变的,就是队伍里那套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接了抬匠活,不管刮风下雨,山长水远,一定要按时赶到,不管钱多钱少,一旦接了活就要好好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哪家有婚丧嫁娶、修房造屋,都要请抬工队,最忙的时候要提前几天预约。”王俊清说,抬工们喊着高亢嘹亮、节奏感强烈的号子,统一步伐,穿行在深山里。

128名抬工抬着长3.8米、宽4.8米、重达2吨的平台。这是王俊清的抬工队伍创造的“人数最多的抬工号子队”的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2004年10月14日,时年52岁的王俊清与“老哥们”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节目。平均年龄53.7岁的他们要在限定6分钟内,抬着两位体重达160多公斤的“新郎”和“新娘”,走上长25米、宽0.4米、离地1米,上坡下坎且有90度拐角的“独木桥”。

挑战开始,全场观众屏住了呼吸。“唉——嘿!”准备,“正月望郎是新年,粑又香来酒又甜,粑香酒甜人人爱,指望情哥来拜年;二月望郎百花开,花花朵朵开起来,小情哥不来讨花戴,这个牡丹正在开……”

王俊清说,大家身穿印有“四川仁寿”的表演服,脚踏草鞋,喊着《十月望郎》的号子,表现出了高度的合作精神,尤其当过90度拐角时,抬工们有的半蹲,有的后仰,有的只踏下半只脚板,更为叫绝的是一名抬工双脚腾空且杠不离肩。挑战成功,全场掌声雷动。仁寿抬工号子叫响全国。

这几年,抬工号子从深山里搬到了表演舞台上。

“交通方便,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代替了抬工,农村风俗也在变,请抬工的越来越少。”王俊清说,现在,抬工的活儿基本只有婚丧葬礼,但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仍在延续。队伍里每个成员都会收几个徒弟,等自己抬不动了徒弟就顶上。“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抬工又累又赚不到钱,想学的人越来越少了。”徒弟舒桂金30多岁才来拜师学艺,虽然体力记忆力都不是最好的料子,但王俊清很高兴他能来学习。

“对我们老一辈来说,抬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几天不抬一次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挑东西也是一路喊着号子回家,过过干瘾。”王俊清和几个老朋友商量好了,“不管怎样,一直要抬到我们抬不动为止,尽全力让这个非遗项目走得更长远。”

作者单位眉山日报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