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的中国之最(沙坡头的“麦草方格”——人
在宁夏境内黄河北岸,有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后来却轰动世界的地方——沙坡头。
在这里诞生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而这一奇迹的创造则源于一种简单到不可思议的方法——麦草方格。
“麦草方格”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它到底是谁发明的?对治理沙漠来说它是否是一件攻无不克的利器?近日,带着诸多疑问,人民政协报记者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
中卫有沙山
名曰沙坡头
“中卫沙山,旧名‘万斛堆’。元代向东南延伸堆积为大沙丘,称为沙山。明初,风沙至黄河北岸临水堆积为百米高大沙丘,名曰沙坡头。”中卫市政协委员、沙坡头旅游景区总经理助理杨富国是市作协主席,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卫人,说到沙坡头的来历,他如数家珍。
沙坡头所在的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蒙语意为“天一样辽阔”。沙坡头则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沙漠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7%。这里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仅为187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1980毫米,是降雨量的10倍多,长期处于荒漠化威胁中。“中卫市在20世纪50年代初还是中卫县,县城之外不到5公里就是漫天的黄沙。”对于当时的情景,杨富国在他所著的《风雨沙坡头》一书中做了详细描写。
那时候沙坡头的环境到底有多恶劣呢?当地经常饱受风沙折磨的人们调侃说“早起一推门,推不动,沙给堵了。再开个门,没几天,又堵了。沙丘齐墙高,晚上顺着就上房顶了。”这是沙坡头“前世”的真实写照,也是世界沙灾的真实写照。
沙坡头的治沙,是从包兰铁路建设开始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加快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决定修建包兰铁路。这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沙漠铁路,在中卫境内长达55公里,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且要穿越长42公里、高130米的沙坡头。杨富国告诉记者,沙坡头为高大格状流动沙岭,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沙祸之源。作为世界上首条通过高大流动沙丘的沙漠铁路,当时,包兰铁路的修建并无成功先例可借鉴。
“那时的包兰铁路沿途沙丘裸露,植被覆盖率极低,干沙层厚达10厘米至15厘米。曾有国外专家预言腾格里沙漠区段将成为包兰铁路的‘盲肠’,即使建好成功通车,但用不了30年,这条铁路将不复存在。”杨富国说。
“麦草方格”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外国专家的担忧很快被一种叫“麦草方格”的很普通的固沙方式轻松解决。
“麦草方格”是怎么发明的呢?在采访中,记者多次问到这个问题。兰州铁路局中卫工务段铁路固沙林场高级工程师郜永贵告诉记者,“麦草方格的出现是个偶然。”在固沙治沙初期,因自然环境异常恶劣,植物固沙行不通,林场尝试过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面等固沙方式,但一场大风过后,都被掩埋殆尽。“治沙是个世界级难题。”郜永贵说。
一天,职工们正在休息,随手捡起了驼队洒落下的一捆麦草,便用铁锹把这团麦草深深插进沙子里。大风过后,其他种下的草本植物悉数被黄沙吞噬,唯独这捆麦草坚强地挺立在沙丘之上。“这一发现,让职工们喜出望外。”今年已近80岁的兰州铁路局中卫工务段铁路固沙林场第二任场长张克智回忆。这偶然的“一锨草”开创了治沙历史。
在一次平铺式沙障试验中,固沙团队选用麦草和稻草做材料平铺在沙上,但风一吹,麦草就吹跑了。在一次工作闲暇时,林场职工在沙漠中偶然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之后竟意外发现几个字当中,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受此启发,林场职工开始尝试用麦草扎出圆形、三角形、马蹄形……试验证明,1米见方的麦草方格是效果最好的固沙方法。
宁夏中卫治沙人在沙坡头工作的情景
俗话说,寸草遮丈风。经过艰苦的探索、试验,“麦草方格”固沙法,终于挡住了腾格里流沙进攻的脚步。
1994年,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向中卫固沙林场颁发“全球环境保护500佳”荣誉证书。这一消息报道后,世界震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先后来参观考察,称赞这是“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世界上首位的沙漠治理工程”。
从此,沙坡头独创的“麦草方格”固沙方法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在固沙事业上。
走进腾格里沙漠
去感受“麦草方格”
和记者一起进入腾格里沙漠的,是中卫市西郊林场的场长唐希明。1966年出生的他,大学专业就和生态林业相关,1991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治沙工作,用他的话说,是沙坡头治沙的第三代人。
从中卫市区一直向西,十几公里后沿着迎水桥镇长流水村的土路一直向北,二十几分钟后,就到了唐希明最近工作的地方。
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在沙坡头的麦草方格中
绵延的沙丘已经被无数的“麦草方格”牢牢锁定,远远望去,连起来的方格子,就像是一张金色的巨网,让人感觉到广阔和震撼。荒漠中遍布柠条、花棒等植被,俨然已成沙漠绿洲。
“麦草方格”的寿命一般为3年。沙坡头固沙,植物是关键。为提高植苗成活率,唐希明用3年时间研究发明了“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又叫“便携式沙漠造林器”。这个造林神器是一米长的“干”字形铁制工具,由手柄、脚蹬、连接棒、植苗铲组成。“便携式沙漠造林器可以把苗木根系末端直接送入湿沙层,不会扰动沙层,造成沙层水分流失。用它来栽植柠条,成活率能达85%以上,造林成本降低了50%。”唐希明边说边用工具末端的凹陷处卡住树苗根部,两手扶住上横杆,一脚踩住下横杆,直扎入麦草方格中央,短短几秒,一棵树苗就栽好了。
“原来两人用原始铁锹一天能栽植柠条苗3亩,用这种方法发明的工具能植7亩。”说起便携式沙漠造林器的植苗效果,唐希明难掩骄傲。
除了麦草方格治沙技术,中卫四代治沙人还创造了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在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两侧构筑了60公里的防风固沙带,保障铁路畅通无阻。
1988年,沙坡头治沙防护体系由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一国家最高科技奖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科技成果并列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特等奖重大奖项之一!”看得出,对于这份荣誉,唐希明非常自豪。
从“沙进人退”
到“人进沙退”
树草屏障阻挡住了沙漠,而在树草屏障前面和沙漠“短兵相接”的却是“沙结皮”。这是中卫治沙人近些年发现的可以改写固沙历史的又一个现象。
“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显得单调而荒凉,很多人可能会感觉枯燥乏味,我却感觉既亲切又开阔。”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站长李新荣1997年博士后出站,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扎根到以“麦草方格”治沙闻名于世的沙坡头。
“麦草和流沙经过长年累月的地质作用,逐渐形成灰褐色的物质固定地表,把流沙固定在底下,遇到雨水充沛的时候,地表上就能长出草木,这就是‘沙结皮’。”李新荣告诉记者。,扎上一片麦草方格,经过20年的演化,就能形成厚度约1厘米的“沙结皮”。但实际上,真正形成1厘米厚的“沙结皮”,需要的时间更久。
沙结皮
近些年来,沙坡头的技术人员在对“沙结皮”的形成进行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利用黏土压沙(绿洲耕作土)制作人工沙结皮”的新技术,充分利用黏土遇水后快速产生结皮的特点,把固沙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继“麦草方格”之后的固沙新途径。如今,在包兰铁路709公里到716公里区段,技术人员制作出7万多平方米的“沙结皮”。经过雨水滋润,这片沙结皮上已经长出了郁郁葱葱的植被。
“几十年来,通过完善防风固沙体系,宁夏在北部沙区形成了一道绿色长城,腾格里沙漠向北倒退了25公里,真正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卫市境内的168万亩沙漠,已经成功治理约150万亩。而且除了治沙直接产生的固沙成果,沙坡头也成为了备受追捧的旅游胜地,“世界沙都”“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美誉不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位于沙坡头包兰铁路治沙林带中的沙生植物园,是我国首个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如今这里的生态环境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被覆盖率已由过去的不足1%上升到42.5%,植物种类由过去的不足25种上升到450多种,风沙天也由过去的330多天缩减到了现在的100天左右,很多过去没见到的飞禽走兽都开始来这里安家。
数字无言,彰显巨变。近70年来,中卫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共扎设草方格43万亩,培育沙生植物1亿多株,在腾格里沙漠植树造林150万多亩。在沙层厚度达86—100米的铁路线路两侧,建起了长42公里、宽800米的治沙“五带一体”防护体系。沙坡头,一个不毛之地成为人类在肆虐的沙害面前展示力量和智慧的精神高地,也成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范例。
如今,当我们乘坐包兰铁路上的列车穿越腾格里沙漠,两岸壁立,一水中流,一条宽宽的绿色林带随沙丘连绵起伏,树林外高低错落的是一片片“麦草方格”沙障,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顽强地生长,新的“麦草方格”则向着沙漠深处延伸,娓娓诉说着中国西北治沙的智慧和历史。
原文刊登于2022年5月26日《人民政协报》第6版生态周刊
记者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