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桥中国之最(生姜村寻访700年前古桥——大涵
生姜村,又名生姜漕,地处东吴镇北面,与五乡镇涵玉村相邻,是两镇的交界村,生姜村河网纵横,水光山色,环境优美。村民主姓张,据传明末从宁波西门迁来定居发族,因该地地形如生姜,名生姜村,又因处在后塘河漕边,故又称生姜漕。民国三十五(1946年)属鄮源乡1950年改属涵玉乡,1983隶属东吴乡,1992年隶属东吴镇。生姜村不大,村内保存较好的老宅也并不多,但村中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大涵山桥,生姜村虽有170路公交车,但车次非常少,没办法只好从东吴镇的西村走到生姜村,回来时从生姜村走到沙堰村坐车。
生姜村卫星图
东吴河、小白河、大涵山港与后塘河在此交汇,这里被称为“五港口”(俗称虎狼关)。
大涵山桥,又称虎狼关桥,位于生姜村的五港口(俗称虎狼关)河面上,始建于唐,元朝延祐六年(1319)重建,明万历戊戌、清道光、宣统年间再修,鄞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大涵山桥,为一座三孔、二墩(直竖薄墩)的石结构三眼平梁桥。
大涵山桥
该桥与大涵山相连,故以山名桥。
中间栏板上刻有“大涵山桥”桥额
桥栏刻有“万历戊戌吉旦”(1598年)。
原先根据这个“万历戊戌吉旦”的纪年,确定现存的“大涵山桥”是明代时重建的。
元代桥联“桥梁固日月长溪山如旧”
右侧第二根接上面桥联“地脉灵车马富人物还新”。在左边第二根墩石上刻有“大元延祐六年岁在己未良月吉日重建”(公元1319年),这说明“大涵山桥”在700年前的元代进行过重建,后来又在明万历、清道光、宣统年间进行重建或再修,根据现存桥梁来看,只能说是在重建或重修时使用了原来(元代)的材料,但不能肯定现存的“大涵山桥”就是元代延祐六年的古桥。
此桥墩上刻有“俞伦言喜助排柱一根”。
护桥兽
这孔桥板为二块,其他二孔为三块桥板。
对面就是生姜村
生姜村
因现还处于疫情期间,所以在走访古村时,尽量不与村民接触,,这幢老宅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主人姓什么也不知道。从卫星图上看,该老宅由一正房和东西厢房和前后天井组成,西厢房后面好像还有附房。
在东厢房东侧南围墙上有一砖雕门楼,这个可能是其正大门。
砖雕门楼
在西厢房西侧南围墙设有一门。
两厢房为歇山顶
正房为三开间,西侧一间已改建。
正房对面围墙中间开一大门
东厢房
东厢房的这门应该是通砖雕门楼的。
西厢房
后天井
后天井
这瓦片中间有图案,不知是不是老瓦片,这图案代表什么?
这老宅在东厢房的中间位置还开有一门。
老宅的部分房屋已倒塌
生姜村村委会
这幢老宅现只剩正屋和两厢房。
正屋和厢房
石板上很明显有二道被水浸泡过的痕迹。
陈氏仲房门祖堂
陈氏四门头祖堂
陈氏四门头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