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之最(中国“最底层211”大学,凭什么打败

世界之最 2023-08-20 17:07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

数十年前,汪曾祺老爷子就看破了大学生热爱干饭的特质,极尽笔墨地描绘了西南美食。

而在西南的对角线、祖国的东北角,则有一所高校,似乎把“大学生爱吃”刻在基因里。

它默默耕地、做饭、炒菜、建食堂,力求让每位学子吃得放心,吃得开心,那就是——荣登“中国最好吃大学”榜首的东北农业大学


01

第一所高等农业院校

诞生在黎明之前

东北农业大学实在低调,乃至于在卧虎藏龙的东北高校圈和农业类大学圈里,它常常被低估。

明明是建国前夕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农业院校,是第一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但它却因为投入经费少,一度被调侃为“东北最底层大学”

在东北以外的地区更是鲜闻其名,它悠久曲折的建校史和扎实耕耘的成果鲜为人知。

实际上,简称为“东北农大”的东北农业大学,讲述着东北大地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逆袭史。

在口多食寡的年代,它承载着人们对粮食和农业的期望应运而生。

1948年8月,为了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筹办一所专注于发展农业的正规大学,这便是东北农大的前身——东北农学院

坐落于哈尔滨市的东北农学院就如一块吸铁石一般,广纳当时东北地区的农业人才。

它将原长春大学农学院、原东北大学农学院、原东北科学院农林系、原哈尔滨市第一技术专科学校农学科吸纳并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建成并招生。

1949年《东北农业》报刊登东农开学新闻

不过,扎根在哈尔滨不到20年,东北农学院就因为当时的政策要求,不得不离开亲手建设的王兆屯校区。

一众师生集体下迁到香兰农场,辗转到阿城畜牧场,后又被“一分为三”——校内人员被抽调到绥化嫩江建新的农学院。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东农成为了“农场里流浪的大学”。

开荒、放羊、种田、赶牛车、运砖……面朝黄土背朝天,东农师生成为当时“北大荒”建设队伍的重要一员。

图源东北农业大学微

在农工之余,东农师生不忘学知识、做实验、教技术、搞科研,在艰苦环境中结出硕果。

大豆“东农4号”、马铃薯“东农303”、哈尔滨白猪、深松耕法……这一批诞生于东农人汗与泪中的成果,皆斩获全国科学大会的科学技术奖,而且为奏响“北大仓”之歌开启先声。

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开。1978年,东北农学院返回哈尔滨办学,经过8年边建边学的时光,东北农学院不仅恢复重建,还拥有了崭新而广阔的校园新貌。

1994年,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学校正式更名为东北农业大学。

自此,东北农大步入正轨,在70周年校庆宣传片上,更是自称为“迎来发展黄金期”,前几十年的沉淀,此时蓄势待发。


02

遥望田野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历经岁月的洗礼,东北农大没有忘记“发展东北农业”的初心,一代代东农人薪火相传,他们攻克了技术难关,改良农产品,让北疆冻土变成“中华大粮仓”。

即使是六、七十年代的一穷二白、茅屋采椽,都挡不住东农人的建设热情。

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了许多实验设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东农人纯手工打造的中国第一台解剖拖拉机。

整整一年的时间里,难以计数的零件,庞大复杂的机身,都是东农师生轮班研发、打磨和组装出来的成果,这让东农成为60年代全国高校中拥有解剖拖拉机的两所院校之一。

大豆育种专家王金陵研发的大豆优良品种“东农4号”“东农36”,前者在60年代成为我国对日贸易的专用品种,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后者把中国大豆种植边界向北推进100多公里,让黑龙江从“大豆贫瘠区”变为“大豆主产区”。

王金陵在东北农大的雕像(图源东农小史)

进入新时期,东农学人一以贯之地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将学问“做”在黑土地上,将文章“写”在黑土地上。

“番茄大王”李景富教授从“洋柿子”中培育出优质的“中国番茄”,实现了番茄品种的国产化,让它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退休教授佟明耀、郑家兰夫妇用12年时间育成第一个能在高寒地区越冬的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打破了黑土地不能种植冬小麦的历史。

在东农师生埋首大地,种田野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农大的农业科学、植物学动物学进入ESI前1%,在2009年成为黑龙江省和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继续为祖国农业书写精彩华章。

在东北农大现有的1个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2个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中,都可见农业相关学科的踪影。

“如今满园的绿色,蕴藏着师生绿色的梦幻;放眼校园的繁花,绽放着服务三农的心愿。”

校歌里唱诵的,正是东北农大真实写照。

只是在农业大学和农业学科整体遇冷的当下,曾经专注于发展农科的东北农大在高校圈显得愈发式微。

在坚守农科之余,东北农大在学科建设上也需要“开疆拓土”。

东北农大还将生命科学与食品科学建设为特色学科,甚至有“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挺起中国乳业半壁江山”的江湖传说,乳品工程专业在软科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蝉联桂冠。

这番佳绩与乳业泰斗骆承庠先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利国之义”的乳业强国人才培养理念有关,也与东北农大持之以恒地进行学科建设有关。

依托“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双一流学科,东北农大建成了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家级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乳品工程“双一流”工程实践中心、黑龙江省飞鹤乳品产业学院等实践平台。

相比起农学院、食品学院等老牌学院,工程学院、生命学院、水利学院、电气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后起之秀也在东北农大稳步发展,学校朝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前进。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这所农业大学在未来会开创怎么样的新局面,值得拭目以待。


03

中国最好吃的大学

大得让人迷路

出自东北农大食品学院的红肠、酸奶、大豆冰淇淋,被校友戏称为“比农大还要出名”。

东农红肠选用天然猪肠衣,包裹的肉馅肥瘦均衡,油亮的枣红色,带有果木熏香,吃起来肥而不腻、咸淡适中,闻名哈市。如此“出圈”的特产,最初只是食品学院学生的课外实践,只供应给本校师生。

在高校乳业界,南有华农酸奶,北有东农慕初酸奶。东农酸奶出自东农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醇厚丝滑,新鲜健康,但因为保质期短,难以运输,流传度有限。

由“东农252”制作的大豆冰淇淋,味道香醇,看似与普通冰淇淋区别不大,却内含乾坤,研发人员用大豆蛋白替换动物蛋白,让冰淇淋变得低脂健康,膳食纤维高,更适合人们的脾胃。

除了特色小吃,让“吃在东农”名号打响的,还有散落在东北农大校园的六大食堂。

品类齐全的“东农饺子园”、面香四溢的“东农面园”、主打烧烤的“棘园”、香辣扑鼻的“东农火锅城”(火锅城这个,是不是有点太优秀了东农!)……

不时还会“掉落副本”,比如培训楼中还隐藏着一家特价餐厅,里面有26元满满一碟的锅包肉、12元一大盆的番茄鸡蛋汤、免费赠送的凉菜……以及最近举行的校园美食节,一天吃尽全校美食。

除了美味,东农食堂能打出名声,还靠那一份人情味。

在重要时间节点,东农食堂会开展相应的美食活动,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开学季“启航面”、毕业季“上车饺子”、元旦年夜饭……东北农大将关心与祝福藏在每一道食物里。

“吃在东农”,玩也在东农。

喜欢宅校的同学们可以漫步校园,欣赏缤纷风景。后稷园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图书馆前的树木茂盛,绿草成茵;成栋广场的大气磅礴,饺子园的幽静典雅。

校内植被覆盖率极高,一年四季不同花种轮番绽放,这种随时随处可见的自然风光,获得校友的好评“从入春开始校园里的花就没断过。”

不过逛起来有点累,因为学校实在太大了!

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8万平方米,行走其中,步数过万是常态。南、北校区之间,相距甚远,这让分住在南、北两区的情侣有了“同校如异地”的说法,也让住在北区的同学需要长途跋涉到南区取快递。

虽然位置相对偏远,配套的交通设施便利得让东农人说走就走,在课后闲暇之余尽情享受哈尔滨风情。

东北农大北门距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1500米,距红博中央公园商场2400米,步行可达。若是打车出行,周边的2家商场、2家电影院、龙塔黑龙江省图书馆等地点皆可在12分钟内抵达。

地铁2号线东北农业大学站,则让东农人一改往日出行不便的局面,还让东林等哈尔滨高校学生表示羡慕。地铁站距学校南门仅800米,地铁线途经博物馆站、中央大街站、冰雪大世界站等特色景点。

而且学校还考虑到远在北区的同学,特地设置了校园与地铁的接驳线,师生可以在校内搭乘巴士车直达地铁站。

处处显示出人文关怀的校园细节、四季如画的校园美景、其味无穷的校园美食、一代代东农老师的躬耕精神,都让不少误打误撞来到这里的学生表示“东北农大,是我想象中大学的样子。”

参考资料

1.东北农业大学网、博和微
2.微信公众号 东农小史
3.东北农业大学70周年宣传片
4.农业大学百度贴吧

#暑期创作大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