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之最动画(中国纪录片盘点国内十部最值
1、走近毛大大(纪录片)
《走近毛大大》这部影片的特色不仅表现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而且表现在创作者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视角展现了毛大大的人性、个性和革命意志该影片减化了一些过去人所共知的大场面、大事件,而是从“情”的角度,突出一个“情”字。这个“情”字即是领袖对人民的情,也是人民对领袖的情。影片中运用的细节都非常具有冲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毛主席使用了多年的竹杖、毛主席的文房四宝、毛主席和亚非拉朋友们的关系、毛主席和人民的关系、毛主席的辩证唯物主义生观等等。
《走近毛大大》这部影片的特色不仅表现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而且表现在创作者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视角展现了毛大大的人性、个性和革命意志。该影片减化了一些过去人所共知的大场面、大事件,而是从“情”的角度,突出一个“情”字。这个“情”字即是领袖对人民的情,也是人民对领袖的情。影片中运用的细节都非常具有冲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毛主席使用了多年的竹杖、毛主席的文房四宝、毛主席和亚非拉朋友们的关系、毛主席和人民的关系、毛主席的辩证唯物主义生观等等。
2、滔滔小河(纪录片)
《滔滔小河》是由张晓颖执导的历史人文纪录片。2012年6月14日,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纪录片颁奖典礼举行,《滔滔小河》获最佳中国纪录片奖。有人曾这样认为,在西域探险史中,最有名的遗址是楼兰古城,最重要的成就是尼雅佉卢文文献的发现,而至今仍然迷雾重重的神秘古迹就是小河墓地。滔滔小河,一个封存千年的民族,却不经意间永久的消失,他们来自何方?他们又寻找着什么?为何悄然离去?最终的答案就在纪录片《滔滔小河》里。
3、八廓南街16号(纪录片)
《八廓南街16号》是由段锦川执导的影纪录片视作品,1997年上映。《八廓南街16号》记录了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中发生的事。八廓街是环绕拉萨大昭寺的一条街道,人们都认为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八廓南街16号是一个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个居委会之一的八廓居委会就在这个院子中办公。本片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不同的时事背景,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1997年获得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的首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影展获首奖的第一部作品。被收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记录了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中发生的事。八廓街是环绕拉萨大昭寺的一条街道,人们都认为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八廓南街16号是一个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个居委会之一的八廓居委会就在这个院子中办公。这个居委会以及在这里工作的人员是本片的主要角色。从治安管理到计划生育妇女儿童问题,从人口管理到商业摊点整治,从解决居民纠纷到文化扫盲,居委会的权利和事务是极其具体而且琐碎的。本片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不同的时事背景,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
4、劫后(纪录片)
《劫后》是知名导演舒崇福的纪录片处女作,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纪录片,舒导的丰厚功力还是使其一鸣惊人。512地震后,刘婆婆每天都在废墟里寻找觅拾……重组65年的生命历史。这只是一个老灾民面对灾难态度的故事,一个82岁老人生命活力的故事,一个多少带点中国家庭文化色彩的故事。在斩获了第十届四川国际电视节 “金熊猫奖”、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亚洲纪录片金奖等多个奖项后,《劫后》再度获得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评审团特别大奖。
5、故宫(纪录片)

大型纪录片《故宫》是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丰富多彩,经历传奇的珍贵文物,讲述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故宫》在纪录片新技术上的应用也是前无古人的。全部镜头都是由高清晰度的电影镜头完成,还邀请了曾制作过《指环王》《哈利·波特》等大片的美国好莱坞公司进行动画特技制作。
《故宫》在纪录片新技术上的应用也是前无古人的。全部镜头都是由高清晰度的电影镜头完成,还邀请了曾制作过《指环王》《哈利·波特》等大片的美国好莱坞公司进行动画特技制作。
经过两年艰苦的拍摄,大型纪录片《故宫》于2005年10月中旬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出。该片聘请了具有国际水准的摄影、音乐创作、动画制作等专业人士加盟,如著名摄影师赵小丁(《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的摄影,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赤平勉(日本著名摄影师)、著名音乐人苏聪(曾获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唐建平、张广天等。优秀的影像和音乐创作使整部片子成为一场视听的盛宴。
6、纸飞机(纪录片)
《纸飞机》是由赵亮执导,一群朋克音乐人主演的纪录片,记录了一群年轻人在北京的故事。他们为了理想和自由离开家乡去面对社会价值观的动荡与遽变,他们选择摇滚音乐,带着些许质疑与失落,持续对抗着,这一群彷徨的年轻人,物才是他们生活里唯一永恒的确据。导演的摄影机随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路跟拍。
一群身在北京的年轻人,他们为了理想和自由离开家乡去面对社会价值观的动荡与遽变。他们选择摇滚音乐,内心带着些许质疑与失落,持续对抗着生活。他们有的开始物上瘾,有的试图寻找畸形的情爱,生活也变得摇摆不定。他们是一群带着暧昧的生活观、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何而活、为何而战的彷徨年轻人,物才是他们生活里唯一永恒的物质。
7、北京弹匠(纪录片)
《北京弹匠》的导演朱传明,是在偶然的机会里结识了一位来北京弹棉絮谋生的湖南农民,从而引发了他拍摄此人生活际遇的想法;导演摆脱了主流传媒的叙事策略,用黑白胶片讲述了一个叫唐震旦的入城打工者,在北京的某个角落里靠弹棉花为生的故事。片子的内容谈不上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就是一个20来岁,来自湖南农村的小伙子,和他的哥嫂及小侄子在北京的一个是很脏的街角就地搭了窝棚住下来,以为周围的居民弹棉絮为生。音画质量都极差但依然敢拿出来给人看的片子。
8、铁路沿线(纪录片)
2001年,纪录片《铁路沿线》获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电影讲述的是在2000年春节,陕西省宝鸡市火车站附近的垃圾台上,聚集着一群流浪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年龄相仿。白天,他们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晚上就住在铁路边。平时他们拣点垃圾和旅客扔下的瓶子,然后换点吃饭。这是一部非常平实的作品,作者最大的成功在于,他用一种平视的眼光观照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使得这些平常在我们眼中具有某种标签身份的人拥有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并且散发出人性的光彩。
9、鸟瞰中国(纪录片)
《鸟瞰中国》是由中国五洲传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拍摄的纪录片,由KNNY PNG、KLAUS TOFT联合执导。《鸟瞰中国》讲述了从视角纵览中国大江南北,生动的社会人文,展现了一个壮丽多姿的美丽中国。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5年1月结束,整个拍摄过程持续了一年半时间。从中国北疆的齐齐哈尔到西南的西双版纳,从遥远的新疆阿勒泰到辽阔的渤海湾,到处都留下了摄制组的足迹。
中国是一片辽阔的土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的悠久的历史。
从不朽工程壮举的长城,创新和独特的耕作技术,再到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经历了三十几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明,建设了如此之多的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却仍然保持其古老的传统。
10、我从汉朝来(纪录片)

《我从汉朝来》是纪录频道推出的大型原创纪录片作品。该片以汉代重要的图像史料和文化遗产“汉画像石”作为核心线索,三年间寻访百余处历史遗迹,用影像复原了画像石记述的历史事件,宴饮、劳作、家庭生活等各类场景和人物形象,甚至再现了先民想象中的神仙世界。这是一部用全新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情怀的人文纪录片。该片以汉画像石为主题线索,遍访历史遗迹的,也追踪着现代生活中的“汉”文化基因;透过镜头,完成了一次对国民精神资源和文化传统的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