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竹乡(工匠汇·第二届贵州工匠|杨昌芹
在赤水市大同镇竹编基地,一根普通的竹子经过女手工艺人的灵活操作,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制等20多道工序之后,变成花瓶、茶壶等一个个精美的竹编艺术品,处处展现出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
在这些创新产品的背后,凝聚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贵州工匠、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多年的努力。
“只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才能在一个领域有所成绩。”杨昌芹回忆道,2007年,她被印江县经贸局推荐到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初到赤水就被那满漫山遍野的竹林吸引。在学习过程中,杨昌芹勤奋好学、加上自幼的美术功底,她编出来的东西独具一格,这引起了老师的额外关注。短短的一年学习期满后,老师极力挽留,趣怪网希望她能回来把赤水竹编传承下去。尽管当时从事竹编工作的月薪很低,她依然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并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十年时间里,她精心专研,编制了一个个精美作品,26岁荣获“中国竹编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代表作品有《梅雀图》《熊猫》等。
2012年,杨昌芹成立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意在通过竹编牵手更多的人,共同“编织”美好生活。
“我觉得竹编工艺不仅是非遗,也是脱贫攻坚的特色支柱产业。”杨昌芹表示,作为一个90后,有义务让传统手工技艺回归生活。赤水是贵州首个脱贫出列的县市,脱贫民众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而通过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形成特色产业,对于农村产业进行有效补充,带动更多民众增收致富。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杨昌芹在大同镇成立了以生产、加工、销售、展示、培训、研发设计、研学及体验为一体的竹编基地,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岗位。
随着赤水竹编的市场大门越开越大,村里的竹编手艺人也逐步多了起来。“现在每月能挣3000多元,比种地收入高了不少。”大同镇贫困群众唐小蓉如今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村民王从芳表示,“通过学习竹编工艺后,从以前的‘留守妇女’变成上班族,每个月不仅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兼顾家庭,收入提高了,好日子有了盼头。”
除了大同镇本地,还有旺隆镇、宝源乡以及四川省的一些群众也前来学艺。杨昌芹还通过电商平台和人脉资源,将大家编的产品销售出去,有效带动了当地6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和市人社局合作,举办近10期竹编工艺技术培训班,免费为全市竹编爱好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毫不保留地将竹编工艺传授给近千名群众。
“传统工艺需要融入现代创新理念。”杨昌芹坦言,老一辈手艺人的竹编手工艺品虽然精美,但缺乏大众的认可,也直接影响了赤水竹编的传承。
两年来,杨昌芹不断投资自己,常常带领团队成员去高校进修学习,不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传统平面竹编成功转化为立体竹编,创新出了竹编水杯、竹编茶具、竹编瓷器、竹编手提包、竹编首饰等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品,很受市场青睐。
2018年,杨昌芹参加全国两会,手捧用竹编装扮的工艺水杯走上“代表通道”,一时间竹编工艺走向更多人的视野之中。
竹编手工艺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将“指尖技艺”转换成“指尖经济”,2019年公司产值达到1200万元,拥有20多个商标、12项发明专利。竹编包、竹编配饰、竹家具等各类特色工艺品,不仅销往中国各地,还销往美国、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
“赤水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赤水,我们的竹工艺品会卖得越来越好,竹编文化能影响更多的人,能够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杨昌芹认为,乡村的产业未必高大上,但必须符合当地文化传统,适合当地发展。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产业,才能有别于城市也有别于其它乡村,产生独有的魅力和市场的竞争力。
(原载于2020年6月28日贵州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81号工馆”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