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邓小岚感动全中国,她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今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出,原《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之女邓小岚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来自河北阜平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参加颁奖盛典,现场深情追忆他们永远爱戴的“邓老师”。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邓小岚
立志用歌声改变马兰,改变孩子们的人生
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以短片形式再现了邓小岚在马兰村的支教历程,讲述她用音乐带领山里娃走上世界舞台的感人事迹。合唱团的孩子们看着大屏幕里熟悉的邓老师,眼里闪着泪光,唱出心中怀念她的歌曲。“这是邓奶奶拉过的琴。”颁奖盛典现场,13岁的席庆茹带来了邓小岚送给她小提琴。她把小提琴视作珍宝,每次练完,都会轻轻擦拭,小心翼翼放好。她说,特别想邓老师,每次拉琴或练歌,都觉得邓老师还活着。
1943年,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阜平县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3年,从此与马兰村结下不解之缘。2004年退休后,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为孩子们修建校舍,义务教孩子们学音乐,18年风雨无阻,用歌声改变了马兰,改变了村里孩子们的人生。邓小岚先后培养200多名学生,他们当中许多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有10余人学习艺术专业或从事艺术教育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由邓小岚组建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44个孩子,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惊艳了全世界。,就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一个月后,去年3月21日,邓小岚因突发脑栓经医治无效离世。4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为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献上一曲由孩子们演唱的《奥林匹克颂》,在无数个日夜里,邓小岚全程陪伴着孩子们,指导他们在马兰小学反复排练。这些孩子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仅5岁,很多孩子连阜平县城都没有去过,但邓小岚知道,音乐可以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甚至带他们去往远方,看看梦想的模样。在孩子们踏上人生之路的起点上,邓小岚老人弯下腰来,用爱心为孩子们搭建起音乐的台阶。孩子们脚踏台阶,长出梦的翅膀,奋力翱翔,终于飞出了座座大山筑就的城墙。
邓小岚致力于教孩子们唱歌的故事发生在2003年。当时,退休后的邓小岚回马兰村给父亲和烈士们扫墓,看见一群孩子坐在旁边休息。热爱音乐的她突发奇想,想请孩子们唱支歌。可是,孩子们支支吾吾。原来,他们连一首完整的歌都不会唱。马兰村所属的阜平县,在当年是全国贫困县之一,有的只是“石头的房子,石头的路,石头的地,石头的未来”。邓小岚得知这里的孩子没有学习音乐的机会,顿觉心里空落落的。这是因为,她对马兰村一直有着浓厚的感情。
邓小岚老人这份浓厚的感情,源自于自己的父亲邓拓,他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著名现代杂文家、政论家。1936年,《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前社长邓拓带领报社成员来到阜平马兰村,创造了“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八匹骡子办报”的奇迹。他们在山沟里办报,在敌人梳篦式的扫荡下,仍坚持将一张张报纸发往前线。1943年,马兰村的19位村民,为了掩护报社的同志,誓不泄密,最终惨遭敌人杀害。而邓拓的女儿邓小岚,正是这个时候出生于此。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邓小岚
音乐陪伴孩子走出山沟,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
2003年邓小岚回马兰村为先烈扫墓时,她已年过六旬。看见这些天真的孩子们不会唱歌,她想,为什么不用自己退休后的时间教孩子们唱歌呢?曾经,马兰村的村民们不惜以生命守护党的秘密,她想自己也应该在余生尽力回报这片红色的土地。而这片土地的未来,就在山间飞奔的孩子们身上。她趣怪网希望,马兰村的孩子既可以在山头跑,也可以用歌声唱出自己的心声,让歌声丰富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童年带来更多快乐。
主意拿定之后,邓小岚开始积极进行准备,很快便付诸于实施,于是邓小岚成为马兰小学第一个音乐老师。邓小岚家住北京,从北京到马兰距离虽然不远,但交通极为不便。每一次来,她都需要换乘五种交通工具,辗转300千米。不过,她并没有停下脚步。从2004年开始,风雨无阻,她每个月必到马兰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如此十几年,从未停歇。
最初,马兰小学十分简陋,仅有4间危房。邓小岚想到的是改善办学条件。于是,她拿出退休金,动员北京的家人,凑了4万元钱,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后来,邓小岚四处奔走,搜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并寻求相关部门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等乐器。孩子们没有音乐基础,邓小岚就手把手地教他们识谱、拉琴。有些人曾经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教孩子们音乐,邓小岚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音乐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心灵的得到宽慰,这样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006年,为培养孩子们在音乐学习上更专业,邓小岚在马兰村小学成立了马兰小乐队,小乐队的孩子们渐渐和邓老师熟悉起来。有时候,音乐课会在教室里上,有时候,音乐课会在山坡上、瀑布前上。孩子们在邓小岚的引导和教育下敞开心扉、放开喉咙歌唱,自由自在的歌声在马兰村的空中与大山间回荡。马兰小乐队里有着无数可爱的孩子。孙沛栋,小名龙龙,是一个内向沉默的男孩。每次从家到学校来学琴,他都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穷冬烈风,足肤皲裂;夏日暴雨,满路泥泞,但他仍然风雨无阻,每期都来。
其实,他从小就喜欢唱歌,可是身边并没什么人懂,他只能待在角落独自歌唱。幸运的是,孙沛栋平平无奇的生活因为邓老师的到来而有所转变。随着各方面的宣传,马兰小乐队知名度渐高,许多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新音乐老师组成了小乐队的后援团。孙沛栋和大家一起,创作了《龙龙之歌》。他们在歌里唱道“我在等待明天,我在等待长大。弯弯的月亮像一只船,带我的梦想去远方。” 孙沛栋的歌声,飞扬着成长的美好,搭载着远远的梦想,从小山村飞向山外的世界。
小歌手马红叶,是个平日里连主动说话都会害羞的姑娘。但她的爸爸妈妈说,女儿在麦克风拿到手里的那一刻,就会变得落落大方,主动歌唱了。现在的马红叶,吃饭时唱歌,在田间唱歌,走在马兰的路上也唱歌。她唱着“天空蔚蓝,阳光洒着泉水欢唱。”马红叶的歌声,充盈着开朗的欢笑,浸润着甜甜的笑容。马兰小乐队改变的不只是孩子。在纪录片《马兰的歌声》里,有一个细节,令人感动不已。有一次,乐队手风琴手王金龙一个月都没有来练琴,邓小岚询问他原因。王金龙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琴都被我爸拿去拉了”。原来,他朴实的农民父亲,也被音乐深深吸引,拿着儿子的手风琴躲到山沟沟里学琴去了。
为激发这位父亲学琴的积极性,善良的邓小岚便自掏腰包,买了一台电子琴送给王爸爸,并笑着说“千万别和儿子琴啦!”此后,王金龙的父亲在学琴上更加努力,渐渐地学会弹奏很多乐曲,有一次,他与儿子合奏,用电子琴满怀笑意地弹起了《粉刷匠》,在村里引起极大的反响。其实马兰小乐队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2010年,马兰小乐队第一次在大众面前表演。他们用稚嫩的童音轻轻地唱着“未来的日子还很漫长,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邓小岚在马兰接待清华大学化工系社会实践小分队
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2013年8月,首届“马兰儿童音乐节——马兰森林音乐会”在马兰村村边山谷中唱响。“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动人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当日下午3时许,由邓小岚担任指挥,马兰小乐队、阜平大岸底小学、河北农业大学带来的合唱《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拉开了音乐节的序幕。在马兰儿童音乐节上,由邓小岚领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响彻云霄,观众们随着嘹亮的歌曲与邓老师一起歌唱,现场气氛瞬间点燃。
随后,音乐人刘明明和她的学生们演唱的歌曲《山楂树》《快乐的节日》,Nathan(雷神)表演的方块舞,痴人乐队的歌曲《唱给你听》《阴晴》《正阳旗下》等依次开唱,将马兰森林音乐会不断推向高潮。“音乐陪伴我走出山沟,走向外面的世界。”当时年仅12岁的白佳绮加入马兰小乐队只有2年时间,但她已跟随邓小岚老师在哈尔滨、山东等多地参加过演出。“音乐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趣怪网希望。”马兰森林音乐会结束后,邓小岚对央视新闻对记者表示。
近年来,在她倾尽全力支教的影响和带动下,社会上关注阜平、关注马兰村的音乐人和志愿者越来越多,这些关爱的力量,给马兰村对孩子们带来更多更大对趣怪网希望。在情系贫困山村老百姓的善举上,邓小岚为积极改变乡亲滞后的卫生习惯,使他们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她除了投入资金和精力持之以恒地教孩子们学习音乐唱歌之外,在扶持和改善马兰村村民的生活上也付出了许多心和财力。特别是厕所问题,邓小岚把新建的带冲水厕所的校房作为“样板房”,并反复向当地村民解释和宣传室内冲水厕所的卫生和便捷性。在她的积极帮助下,不少村民纷纷效仿,逐渐改变了在粪坑上搭个石板的如厕环境。
其实邓小岚心里有着更深远的考虑如果这里搞红色旅游,怎么能用粪坑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呢?
马兰村白玉从的父亲是邓拓的老朋友,邓小岚前几次到马兰,都住在这位姐姐家。2004年,村里小学的校舍坏了,邓小岚听说后,动员同是工薪阶层的弟弟妹妹,无偿集资在村里盖了校舍,村民们称赞说,从校舍到厕所,都是邓小岚设计的。对此,邓小岚却说“哈哈,我喜欢设计、画图,这都是我的特长。”提到这些,当时只有60多岁的邓小岚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看到邓小岚设计的房子挺好,白玉从的邻居、一个学校的老师在盖新房的时候,也专门征求邓小岚意见,请她帮助设计。
于是,邓小岚给这家做了让村里人耳目一新的房间设计。其中,水冲式卫生间的设计让那家很感奇怪,“厕所在屋里,那不是很臭吗?”邓小岚就给他们讲了水冲厕所的好处,这家真就采纳了。为了推广水冲厕所,邓小岚还积极给村民们发放传单,鼓励白家在村里做改进厕所的表率。在邓小岚的提倡和推动下,水冲厕所的概念很快在山村蔚然成风。
而在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学唱歌曲方面,邓小岚别具一格的音乐教育,不仅使孩子们增长了见识,还增强了自信,从当初的怕见生人到之后的落落大方登台表演,可以说使他们完成了一次精彩的人生转变,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路上走得更为自信。更重要的是,在邓小岚的教学和孩子们嘹亮的歌声中,整座村庄因音乐而充满了活力,许多孩子家长由于长期受到音乐氛围的熏陶,在干活时嘴上也快乐地常常哼着世界名曲。因为,多年来,邓小岚教给孩子们的多是世界名曲,如《欢乐颂》、《雪绒花》、《念故土》等,其中也有她自己创作的童谣及有关马兰的歌曲,如《马兰童谣》、《美丽家园》、《题马兰烈士墓》等。这些世界名曲和她创作的歌曲,不仅使孩子们的音乐学习站上一个较高的起点,也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
邓小岚在指导孩子们学习乐器
邓小岚在多年来的支教中,不仅教孩子们学音乐,她还给乡村小学的老师们上音乐课,让他们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教会了老师,老师再教学生,一届一届的学生才能受益,我在村里普及音乐的理想才能实现。”邓小岚说,“更为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学好音乐,也可以拓宽他们升学和就业的路子。” 当时已愈古稀之年的邓小岚每次前往马兰村都是乘公交车,从不烦劳别人。她还积极与热心山区音乐教育的朋友们联系,她趣怪网希望他们能和她一起培养山区的孩子,让马兰村的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近年来,邓小岚相继带着马兰村小乐队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和央视的《我要上春晚》节目,并成功举办了马兰儿童音乐节。当看到孩子们落落大方的表演,当听到专家、主持人的一致赞美,当将后代合唱队和马兰小乐队一起合唱“我们的田野”时,邓小岚的眼角一次次湿润了——这是幸福的泪水。
她真切地看到,音乐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变平等了,让老区的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更美丽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心声,亦是邓小岚的写照。她说,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她终于可以告慰父母了,她用了20多年的时间,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名真真正正的“马兰人”!如今,邓小岚老人虽已驾鹤西去,但她种植在马兰村孩子们心里的歌声,将永远唱响在马兰村的空中与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