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纸十大(文房探微|宣纸介绍)
书法、美术爱好者都熟悉我国的名贵特产——宣纸,它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墨韵层次清晰,可以长期保存。用宣纸来绘画、书写、装裱字画、复制印刷高级档案及外交文件等,在国内外久享盛名。郭沫若同志给宣纸厂的亲笔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以表达艺术的妙味。”这是对宣纸十分确切的评价。
宣纸的历史
造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后汉书》中所载的“蔡伦发明造纸说”,已多次为考古发掘的成果所推翻。如解放前出土的新疆罗布淖尔纸;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纸;解放后出土的西安灞桥纸等,都比蔡伦造纸的年代分别早一百五十年、七年、二百二十三年。这就证明蔡伦作为皇室工场主持人“尚方令”,只是在推广造纸技术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因而闻名于世。我国造纸的历史远远早于蔡伦的时代。
宣纸诞生情况,至今尚无可靠考证。在宣纸产地老工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蔡伦后,他有个徒弟叫孔丹想造一种好纸要把蔡伦的容貌画下来传之后世,但很久找不到合意的原料。有一次孔丹发现一株枯树倒在小溪边,木质腐烂后,留下一层白色的东西,拣起一看,原来是一层很好的树皮纤维——檀树纤维。后来,他就用这种树皮造出了宣纸。这只是一种传说。见于文字记载,如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胡侍的《珍珠船》也谈到在唐高宗年间,宣州(今宣城)有个修生和尚为了抄写佛经《华严经》,曾奉旨栽培了许多楮树(又名枸树),用来造宣纸。可见当时已逐步形成用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所制作的宣纸。
宋朝末年,宣纸生产技术传到泾县。在泾县《曹氏宗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末天下诸侯互动干戈,烽火四起之际,曹大三因避乱由南陵(今芜湖地区)虬川迁到泾县小岭,徙居十三宅,见该地山多地少,自然环境优越,盛产檀皮,并有洁净泉水四季长流,具有良好的造纸条件,故在此以制造宣纸为生。因为当时宁国、泾县、太平、宣城都属宣州管辖,均产这种纸张,定名“宣纸”。
在古代有些诗人的笔下曾把宣纸喻为“莹润如玉”、“冰翼凝霜”、“滑如春冰密如茧”等等。用宜纸制作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人们称赞它为“纸中之王”、“纸寿千年”、“紧而不实,百折不损”等。宣纸质地美好的原因大致是檀树皮纤维长而细胞壁特别厚,辅以优良的稻草,独特原料产生了独特的质地。还有别的说法,这里就不详介了。
宣纸的品种
宣纸计有六十多种。根据原料配比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特净类、棉料类和具有较多和较大花头(云采花)的净皮类。每一大类又按尺码不同,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棉连。而八尺、丈二、丈六、札花属特净专有;罗纹属净皮专有。每一大类的四、五,六尺都分有单夹(比较厚)、双夹(两张并一张)、三层夹等。以上又俗称生宣。
生宣纸经过上明矾、骨胶、涂色、洒金、洒云母、涂腊等,便成为矾宣(又称熟宣),有虎皮、槟榔、珊瑚、素宣、煮硾、蝉羽、硃笺、云母笺、冷金、灰金、雨雪、玉版宣等许多品种。
在成刀宣纸边上,都盖有红印的字样,如“洁白”、“玉版”等,这都是沿用下来形容宣纸白净的名称。
宣纸的长度和重量,现在仍按过去习用的市尺、市斤为单位。以壹百张为壹刀。棉料四尺单(即四尺单)每刀以四斤八两重为标准;净皮四尺单和特净四尺单,每刀重六斤一两。每刀的重量,按照标准,上下不得超过二两。在宣纸中,最轻的是札花宣,每张重三钱,真可谓“薄如轻纱”。,由十四人在一个大纸槽里捞的每张为一斤三两五钱的丈六宣(用于大会堂中大幅画的),可以说是宣纸中的“庞然大物”了。
宣纸的制作方法是比较繁复的,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左右,前后经过十八项工序,一百多道不同的操作过程。在制造宣纸时,因为原料要通过特制的竹帘 (用竹丝穿以丝线编成窗帘状),纸上就会出现纹路,使宣纸更具有它的特色。比如,丝线在竹丝中编结成罗纹、黾纹等图案,就形成了罗纹宣、黾纹宣等各种不同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