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电影之最(电影《少年的你》现实主义视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青春电影,或又称青春题材电影,以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群体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目前学术界对于青春电影的定义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
国外著名的影视理论大师路易斯·贾内梯,在他的《认识电影》一书里,把青少年影片的抽象化描述成了一种“过渡的喜剧”。
青春电影的定义
他说,“从孩子到成年,都是一种过渡时期,他们会慢慢地适应成年人的生活,而年轻人就是这样。”国外的电影学者埃·拉宾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他写了一篇名为《好莱坞的青春片》的文章“青春影片以青春期的形式出现,他们不会成为无力的孩子,也不会成为独立的成年人,他们只是处在一个发展的转折点。”
笔者认为,青春电影主要是指以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群体的生活状态、精神世界、成长发展、情感状态等为主体,以青年时代的自我矛盾与冲突为中心。
描写的是少年男女在长大成人前与社会发生的各种冲突,讲述的是其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快乐与美好,迷茫与困惑,亦或是悲伤与痛苦,充满青春怀旧情怀。
展现青少年意识和成长困惑的电影。成长、梦想、情感、伤痛、校园等通常是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青春电影由原来的“残酷青春物语”,渐渐向现实主义回归,一大批现实主义题材的青春影片占据了国产青春片的市场。那何谓现实主义呢?恩格斯的解释是“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题材下的青春电影,除了有对青春纯爱的向往、对主体存在意义的思考以外,还有对青少年群体真实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呈现。
青春电影的发展概述
每个国家的青春电影都有着不尽相同的发展历程。就中国当代电影而言,不期的青春电影展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21世纪以来,中国影视行业迎来了一股蓬勃发展的浪潮,国产青春电影快速发展,生产出了一批佳作,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国产青春题材影片的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期有不同的特征,近几年才开始向现实主义变奏。国产青春电影现实主义的回归之路,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电影主要为政治目的服务,发挥着喉舌的作用。
青春电影也不例外,服务于国家命运,受政治导向影响较深,青春电影中的主角们多肩负着宏大的历史使命,青春电影多以展现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情怀等作为创作内核。
代表作品如《战斗中的青春》《青春之歌》,影片服从于意识形态建构,他们的命运有着时代的烙印。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2010年。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带来了文化审美的转变。
青春电影转而从主体叙事,从主体角度出发,关注个人的价值与生命体验,代表作品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等。青春电影将个人的记忆书写于银幕,描摹了青春时代的美好回忆。
第三阶段是2010—2017年。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青春电影飞速发展,2013年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国产青春电影的创作浪潮,开启了国产青春电影新时代,国内电影市场上青春题材的影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这一时期的青春电影呈现出怀旧与伤痛的特征,多展现八九十年代的青春校园故事,代表作品如《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等。
这些作品以青春回忆作为叙事主题,展现了怀旧美学,使青春题材影片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进入主流视野,但这些作品离真正的现实主义还相距甚远,只是对大众青春怀旧情怀的消费。
第四阶段从2017年开始至今。近几年国产电影市场愈来愈成熟,观众的观影水平也愈来愈高,青春电影不得不打破惯有的模式和套路,向现实主义变奏,从怀旧走向当下,寻求青春电影的社会定位。
在形式上出现了多类型融合的青春影片,如与与悬疑类型结合的电影《少年的你》,与动画类型结合的电影《昨日青空》等。
在内容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对其进行探讨,引发观众思考。例如《狗十三》探讨家庭教育,《嘉年华》探讨性侵问题,《少年的你》探讨校园暴力等。
尽管是青春题材,但这些作品都涉及到了社会的不同层面。回忆往往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被加上滤镜美化,现实则能以冷静客观的角度挖掘青少年真实的现实需求。
现实主义精神的本位回归,与电影产业、市场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
当前,现实主义正在将“悬浮”的青春片重新拉回到时代语境中,从表面性的“情绪还原”演变为社会性的“结构还原”,为作品注入有力的精神内涵,极大地提高了青春电影的品质感、共鸣力和话题性。
三自我的和解
边缘的东西通常是作为对主流话语的补充存在的,也终将会被主流改造。在《狗十三》中,李玩表现出的个性、喜好、叛逆均被作为主流话语体系父权改造。
她最终变成了“社会人”,接受了成人世界的所谓的规则,在影片的,李玩和堂姐在街上遇到了一只狗,李玩认出了这只狗就是丢失的爱因斯坦,却选择离开,不和爱因斯坦相认。
从狗刚丢失疯狂寻找的行为,到偶遇狗却不与其相认,李玩的巨大反差也标志着她真正接纳了“社会我”,当“自然我”与“社会我”之间的二元对立被消解后,李玩完成了自我和解。
溜冰场是影片的一个场景,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正在学溜冰,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在冰上,小男孩哭着哀求教练帮他站起来,教练不为所动,坚持要他自己站起来。
这个画面被李玩尽收眼底,她的表情没有任何波澜,就那样注视着弟弟,在同样的家庭教育下,弟弟也终将走过和李玩相同的成长之路,完成自己的身份建构。
为了庆祝李玩获得英语竞赛的第一名,家长组织了庆功宴,李玩在庆功宴上被“他者”的话语权彻底驯服。
她在父亲的要求下跟刘叔敬酒,她在大家的注视下完成了这一动作,这一动作代表“他者”要求李玩遵循的成人世界的规则和秩序。
随后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狗肉,大人要求李玩尝尝,李玩在大人的注视下,她的话语权被遏制住了。但她还是选择吃下了狗肉,这一动作代表李玩彻底被驯化。
从她的狗“爱因斯坦”走丢时,她不顾一切的寻找,父亲和爷爷奶奶的不理解和打压,到她选择妥协,接受第二只狗,再到的吃狗肉,服从酒桌文化,她完成了从个人到社会人的成长和转变。
酒宴结束,父女二人坐在车上,父亲夸奖了李玩,因为她依循了“他者”的话语规范,父亲认同了她,李玩也获得了话语权,实现了主体的身份建构,自此她完成了俄狄浦斯阶段,进入了“象征界”。
参考文献
1.沈小风.略论青春电影的三种状态[J].电影文学,2007(08)88.
2.曹保平,吴冠平,冯锦芳,皇甫宜川,张雨蒙.狗十三[J].当代电影,2014(04):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