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教学目的(月末荐读)

大明星 2025-03-03 21:59www.nygn.cn女明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逻辑、语言艺术与实效性的探索》

一、北大深度解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理的叙事逻辑变迁与语言艺术》

作者张会峰教授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最新研究成果在《思想教育研究》杂志2023年第5期发表。文章深度探讨了思政课讲理的叙事逻辑与语言艺术的转换。文章指出,教材语言和教学语言在高校思政课中各有特点,二者之间的转换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对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教师的授课艺术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二、清华之声:领悟《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及其价值》

李蕉和梁毅两位作者,来自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他们的研究为思政课教学语言赋予了新的内涵。文章指出,教学语言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工具,更是艺术的展现。其中所提及的“言外之意”,正是教学语言艺术的价值所在。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彰显了思政教育的深刻性和艺术性。

三、《因材施教,强化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长沙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杨小云,在《光明日报》2023年6月6日15版发表文章。他强调,尽管思政课有统一的教学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杨教授提出的以学情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理由:这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思政课的叙事逻辑、语言艺术和实效性。它们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不仅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让读者对思政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无论是教材的逻辑构建、教学语言的艺术转化,还是实际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都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6月27日第9版 整理:本报记者 刘亦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