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周昭王的南征?翟王南征造成了怎样的

考古发现 2023-08-15 10:14www.nygn.cn考古学家

  ,指的是中期,对虎方、荆楚和扬越等地区发动的平乱征伐,不断向南扩夏疆域。接下来趣怪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周中期,在江汉地区以南的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开始叛乱,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以曾国、和鄂国等诸侯国为先锋 ,率领大军,渡汉水,跨过长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战果,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虎方、荆楚、扬粤等地,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第三次亲帅六师南征,当时的南夷(汉水流域诸国)、(淮水流域诸国)的二十六邦国均来朝见。

  周昭王取得南征胜利,凯旋回师渡汉水时,因携带俘获的大量战利品青铜(即铭文中的“孚金”),导致桥梁垮塌,坠入水中,死于汉水之滨。

  影响

  “昭王南征而不复”对周王朝的南方诸候国是一个打击,从此,到王时,周人又大规模征讨汉水以南区域(参见方叔伐楚)。在连续几代的多次伐夷之役中,周王朝出动了一定的财力和兵力,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被迅速平定,周朝中南方镇国曾国实力大大增强。

  这次战争的最终结局是周王朝军队平定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的叛乱,但周昭王因桥梁垮塌而淹死,是西周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挫折,国威也而受影响。昭王死后,周兵因为是在班师途中,就秘不发丧。这一方面是怕动摇己方的军心,另一方面是怕鄂地和扬越其它部落知道了会乘丧出击。几百年后,从春秋起,逐渐发展成为之一,替代了原来的南土曾国的地位,雄踞南方,问鼎周疆。

  吸取昭王经验教训后即位的穆王和他的执政大臣们不仅把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点兼顾北线和南线,而且注意整军习武,并有目的地与周边民族加强友好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边疆的压力。

  评价

  周军战争的情况似属偶然,但从周朝当时的情况推断,也有可引以为鉴的教训一是周王朝国势强大后,不再像周文王、周武王时那样重视从政治上争取团结四方非华夏族方国部落,而是依仗强大军事力量去征服,这就必然激化与各族的矛盾,遭到各族人民的反对,浮桥倾覆也好,胶船解体也罢,都与得不到当地人民的支援有关。,在军事指挥和部署上有欠缺,南征大军中缺少有军事经验的将领,著名大将伯懋父未与昭王出征,而是远在炎师驻守。昭王只顾统率王师和曾国、邓国、鄂国等诸侯大军与虎方、荆楚交战,没有注意突变的天气和自然灾害 ,才会出现浮桥突然倾覆或胶船解体而得不到救援,造成无可挽回的军事损失。第三,由于东征和第一次南征的胜利,将帅们产生麻痹轻敌思想,认为只要军事力量强大就可征服敌人,根本没有全面考察敌方占据的地理环境有何影响,更没有争取有关地区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人民的支持,故行军中遇到特殊事件发生时,不能采取应急措施摆脱危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