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反对刘备征讨东吴的两位大臣,最后什么结
今天的故事见于《》第八十一回,发生在发动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和。原文如下
却说张飞在阆中,闻知关公被东吴所害,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诸将以酒解劝,酒醉,怒气愈加。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每日望南切齿睁目怒恨,放声痛哭不已。忽报使至,慌忙接入,开读诏旨。飞受爵望北拜毕,设酒款待来使。飞曰“吾兄被害,仇深似海;庙堂之臣,何不早奏兴兵?”使者曰“多有劝先灭魏而后伐吴者。”飞怒曰“是何言也!昔我三人,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兄半途而逝,吾安得独享富贵耶!吾当面见天子,愿为前部先锋,挂孝伐吴,生擒逆贼,祭告二兄,以践前盟!”言讫,就同使命望成都而来。
却说先主每日自下教场操演军马,克日兴师,……忽报张飞到来,先主急召入。飞至演武厅拜伏于地,抱先主足而哭。先主亦哭。飞曰“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报?”先主曰“多官谏阻,未敢轻举。”飞曰“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得知关羽遇害后,张飞痛不欲生。得知朝中不少大臣反对伐吴后,张飞大怒,立即来到成都力劝刘备。此时,刘备在等人的劝说下,已有停止伐吴之意。但经张飞的一通劝说,刘备又改变了主意,命张飞从阆中出发,在江州与自己会合,一起征讨东吴。
趣怪网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口中的“誓同生死”,意为发誓同生共死。形容关系密切,不能拆散。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大臣劝阻刘备伐吴之事,是历史的真实。据《·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在发对伐吴的文武当中,赵云的态度最为坚决。赵云对刘备表示“国贼是,非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不过,赵云的劝谏并没有被刘备所接受。
至于说到对于刘备伐吴的态度,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劝阻及张飞推动的情节,都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在《三国志·张飞传》中,并无张飞极力鼓动刘备伐吴的记载,而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没有诸葛亮队伍伐吴的明确立场。从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来看,失去荆州等于让诸葛亮的“跨有荆益”的战略彻底破产,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对于伐吴的立场是趋于赞同的。
从《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刘备做出伐吴的决定后,反对的声音并不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赵云之外,只有一位大臣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这个人便是益州名士秦宓。《三国志·秦宓传》载“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刘备不但没有听取这些反对的声音,反而对赵云和秦宓做进行了惩罚。
《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说,刘备不但没有听从赵云的劝告,反倒将这位的沙场名将赵云留在了后方,不让他在阵前效力。这对于赵云而言,无异于是一次侮辱。至于秦宓的下场更糟。《三国志·秦宓传》称“(秦宓)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如果不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后一年病逝,估计秦宓一辈难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