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反腐杀了许多官员,为什么明朝的腐败还

考古发现 2023-08-16 16:45www.nygn.cn考古学家

  今天趣怪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国历史上各个王朝,既有也有官员,既有奸臣也有忠臣,既有廉官也有清官。用吴晗的话说“一部二十四史充满了贪污的故事。”特别是24史中,从常理说应该借鉴以往朝代教训,王朝建设的会更好,走的更远。但恰恰一些史料让后人不解,特别是晚明时期的史料让人深思。

  明朝应该是历史上农民起义当皇帝最成功的王朝,朱元璋出自贫民,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他更应该懂得王朝来之不易。朱元璋当皇帝后,他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次他铁腕反腐,对腐败施以重刑,官吏贪污60两以上的,一律斩首,还要剥皮揎草。各州县的衙门左侧的土地庙成为剥皮的刑场,被人称为“皮场庙”。但即使朱元璋用重典施重刑,贪污问题依然没有杜绝,明朝出现“掌钱谷者盗钱谷,掌刑名者出入刑名”,连朱元璋都无奈“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贪腐却比任何朝代都厉害。

  如何腐?

  对于明朝的贪腐,还是用明朝人说话最有力度。明人陈邦彦对明朝的贪腐这样评价“嘉(靖)、隆(庆)以前,敦尚名节,宦游来归,客或询其囊橐,必嗤斥之。”嘉靖以前,明朝的士大夫及官员未必都是“敦尚名节”,但这些员还能知贪腐是羞耻行为,被问到当官时挣了多少钱,很多贪腐的官员都因为羞耻从来不说,也就是说此时的明朝贪腐问题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但嘉靖上台后,明朝官场风气变化很大,士大夫无不“以官爵为性命,以钻刺为风俗,以贿赂为交际,以嘱托为”。此时明朝的官场用陈邦彦的话表述“今天下自大吏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当得到朝廷任命,得到一个肥缺的职务时,都高兴庆祝,但如果得到是一个穷差事则没人理会他。“宦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明朝此时的官场形成了,谁贪的多证明有能力,笑话清廉官员无能,这样官场,即使出清廉官员也无法生存下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比如吏科给事中,谁给他送礼他就举报谁,于是再没有人敢登他的门,结局很惨,被逮捕入狱,死在监狱里。

  时王振、武宗时的以及穆宗朝时的等人贪腐,主要是皇帝身边宠幸的。但嘉靖以后的皇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及首辅,甚至惩治贪腐的监察部门的御史们,也照样受贿贪腐。

  时,有位叫翟鸾大臣最开始进入内阁工作时,他有修洁的名声。他身为重臣时,巡察边境,可以对边疆地区文官武将有生杀大权。此时翟鸾巡察时,官员们都“橐键郊迎”,“馈遗不赀”,他巡察结束时,是什么景象呢?“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后来他在的位子上,被人举报贪腐,他“声誉顿衰”,遭到削职为民的结局。

  明朝大贪官严嵩在明朝内阁专政时,收钱敛财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而且父子齐上阵,严嵩收钱的时让他儿子工部侍郎操作。严世蕃凭着是宰相的权力,他“私擅爵赏,广致赂遗。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群小竟趋,要价转巨”。严世蕃是不折不扣的贪腐官二代,而且严家还有贪腐官三代。因为收钱办事,总要有个牵线搭桥的人,给严家牵线搭桥的“不下百十余人”,其中牵线最多的是严世蕃的儿子,锦衣严鹄与中书严鸿。严嵩倒台后,朝廷从严家抄没的异物太多,连清单都能编为一本书,名为《天水冰山录》。

  是明朝的一个能臣,也是一个好官。他是明朝历史有作为的改革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官员,也是一个贪腐高手。时任南京尚书曾行贿张居正,送他两个金盘子,盘子中有高达三尺高的珊瑚。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写过一本明史书籍,名为《十五年》,这本书记载,明朝追查张居正贪的各种财物价值10万两以上以。张居正的儿子还称,还有30万两寄存到其他地方。朝廷命人抬进宫里进行点验,一查财物达110扛(这里的“扛”是指专门装金银财宝的轿子,由两人抬着)。张居正死后,明朝官员就不服气对他进行鞭鞑“开门受赂自执政始,而岁岁申馈遗之禁何为哉?”可见张居正贪腐之重。

  明朝赵志皋当首辅时,綦江抓获了一个人,抓捕人员从他身上搜出4封函件,还有他携带的黄金五百、白金千两与虎豹皮数十张。经过官府的多次过审,此人才承认,他的这些钱财主要去朝廷打点内阁官员。在明朝,用钱行贿内阁,很少让人发现。到了皇帝时,这种行贿的事成为一种见怪不怪事。有人甚至直接带着黄金找到中书舍人,请他去行贿内阁,帮送黄金的人升官,而升的是副都御史。不过送礼的人被明朝巡逻军士抓住,可见这种事太频繁。

  崇祯皇帝时有个叫薛国观的首辅,也曾受贿。当时身为御史的史范贪污案被查,大怒,要撤掉他的官职发配,史范听说后,赶紧“急携数万金入都”去打点,他把大量黄金放在薛家,与薛国观商议应对策略,但被政敌发现揭发。崇祯下令把史范关起来,不久史范在狱中病死。

  史范死了,史家人不愿意,他们向朝廷举报,史范行贿的黄金“所携赀尽为国观有”。于是首辅薛国观也坐实了受贿罪被罢免职务回乡。

  薛国观离职时,从京城往老家走,当时他带的东西太多,“辎重累累”,又引起政敌的注意,薛国观再被举报,“得其招遥通贿状”,老家没回成,“法司坐其赃九千”被崇祯打死。薛国观死后没几年,明朝也灭亡了。

  因何腐?

  后人不明白,朱元璋用尽残酷的刑罚反腐,而且还制定了严厉的法典,为什么后来明朝贪腐不断,成为历届王朝贪腐最为严重的一个王朝呢?

  ,明朝官员收入太低,比要低几倍。宋朝清官退休后,在家置房置地养家伎,而明朝连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保住就是奇迹了。据明载,朱元璋当皇帝时,一个月薪不超过5两。朱元璋认为这些钱够一家人生活了。

  但朱元璋却不知道,官员这点钱正常情况下养家糊口可以,但也要养些下人,还有要官场上打点。这些钱显然不够,必然贪腐。

  明朝俸禄有一个计算方式,朝廷先根据官员一年需要多少粮食,然后再根据这个比例将粮食折算成银子发放,虽然官职变动,俸禄也跟着变动,但换算比例却一成不变,一两黄金换10石粮食,那么一两银子就换两石粮食。在明朝初年这个俸禄还能满足官员,但随着社会发展,粮食价格是波动的,而且明朝末期,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白银,一两银子就不值钱了,固定不变的官员俸禄换算比例,让官员的工资越来越少,他们不得不贪。

  明朝贪腐另一个原因就是反腐体制不健全。要想让官员不贪,不是严查。但朱元璋当时却运用特务人员,深入各地监视官员。有人甚至晚上与家人说的话,第二天就传到朱元璋耳朵里。靠这种看管方式,朝廷要花费成本极高。

  ,朱元璋还让官员互相揭发贪污行为,给揭发者奖励,这很容易成为官场结党营私,官官相护的问题。朱元璋还鼓励老百姓揭发,虽然初期效果很高,但这些揭发官员的老百姓极易被官员打击报复。

  在明朝有个现象很有意思,“抓反腐照样腐”。我们都知道,“御史”就执纪反腐的官员,但明朝的御史非但没起到反腐的作用,反而带头贪腐。时有个御史胡节,曾贿赂宦官刘瑾被查。御史钱从哪来?是收受其他官员的。

  嘉靖末年,御史与官员贪腐形成“猫鼠共眠”的局面,他们反腐职责则“无闻以赃吏上闻者”。巡按御史黄廷聘路过衡山县,县令陈安志对他傲慢无礼不满,陈安志一气之下打开了黄廷聘的行囊,发现“金银诸物甚夥”,于是奏报朝廷,黄廷聘受到“冠带闲住”的处分,却保住了乌纱帽。御史陈志先巡察江西后,回来后丢失了四件行李,地方官员查获后,发现“其中皆金宝”,还有他受贿明细表,详细记载了他受贿“不下数万”,陈志先也受到“革职闲住”。隆庆年间,淮扬巡盐御史孙以仁“侵匿盐银千余两”,事发,被革职查办。殷正茂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时,“岁受属吏金万计”。当时广西正闹民变,首辅竟然说给他百万黄金,即使“干没者半,然事可立办”。当时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对贪腐也只能容忍了。

  从这些事例看,明朝贪腐严重既有官员俸禄低的原因,关键是明朝没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反腐制度。

  怪现象?

  明史专家吴晗曾对《明史·循吏传》进行过统计,这里所说的“循吏”是好官。吴晗对125个循吏进行了分析,从嘉靖皇帝继位到崇祯皇帝吊死123年里,仅有5位循吏。而120个循吏包含在嘉靖皇帝之前的153个里。、明英宗期间有位叫周忱的江南巡抚,吴晗称他为“爱民好官”。但就是这样的一位爱民好官,为干事业拿钱打点朝中大臣,还要给来往的官员送礼。出手非常大方,他对手下人贪腐也睁只眼闭只眼。他目标很明确,就是靠行贿实现自己为朝廷做事的愿望。

  从吴晗的统计看,明朝贪腐官员的“怪现象”是明朝独有的。并不是所有贪腐官员像严嵩这样的奸臣,有的官员既能贪也能干事,张居正就是一个例子。

  明朝有名的清官、廉官海瑞的廉洁在明朝,用海瑞廉洁做法,张居正被斩首10次都不多。那么张居正这样能干事的官员,为什么这样贪呢?主要保持自己的权力稳固,张居正权力稳固来自于后宫,皇和太监对他好。这种“好”是靠利益关系培育的。张居正给后宫送礼从来不遮掩。这层关系稳固了,张居正的权力就稳固了。

  而戚继光的后台就是张居正,戚继光的钱主要靠招兵吃空饷得来,他再把得来的钱送给张居正。那么戚继光做事就不怕了。

  在后人眼里认为张居正纯粹是贪官。但在明朝体制下,想把工作干好,没钱不行。而钱从哪来,只得想办法贪。如果张居正没有皇太后当后台,他怎么能顺利推行他的改革。同样,戚继光没有张居正的后台,谁都可以收拾他。那他根本抗不了。

  ,明朝后期这种官场怪现象,反而能为明朝续命。像大太监魏忠贤想办法搜刮钱,自己也贪,但确保了朝廷有钱。他一死,崇祯来钱的路被堵死了,反而没钱了。这种怪现象也是明朝体制所形成,无法改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