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之最模板素材*(河南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
尊敬而亲爱的粉丝和网友
在下是陕西的作家和诗人,也是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的退休老人。数十年来在省级以上媒介发表文字1000多万字,并且获得省级以上新闻作品一、二等大奖十多次。出版著作25部,其中“百科文库”系列20本。
在今日头条编导的关心、支持下,鄙人在今日头条新近所发的拙文,已 在“抖音”同步发出。今日头条的亲们、友们可在“抖音”查看。“抖音”的亲们、友们也可到今日头条,关注入驻今日头条3年多来所发的3000多篇不才之作。
这些作品包括“三皇五帝”“帝王文化”“宰相文化”“圣人文化”“姓氏文化”“语言文化”“古都文化”“城镇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客家文化”“陕西客家地名”“唐人文化”“移民文化”“河南与陕西的地缘地名”“毛大大故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故里”“毛大大喜读河南籍作家的书”“毛大大喜读陕西籍作家的书”“女性称谓”“男性称谓”“亲情称谓”等近二十个系列谈。
“抖音”与“今日头条”同步发出的专栏有《三皇五帝系列》《词语规范用法》《古今地名正确读音》《姓氏与人名正确读音》《河南古今地缘人物》《豫陕地缘人物》《中国古今交通》等。
下边是今日所发的《河南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之一)》,多谢“今日头条”和“抖音”编导的支持和网友的关注!
一、夏商以前
“三皇五帝”有多个版本,除过重复名称,共计11人。除过“天皇(祖父或父亲盘古氏,儿子人皇氏。活动在浙江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或今广东)”为越(粤)人外,其他的地皇(《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曰“地皇兴于熊耳、龙门山”,今洛阳一带)、人皇(多说一是姓恺,名胡洮,字文生,“居方氏”;一说即女娲)和五帝共10人,即燧人氏、华胥氏、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祝融、尧帝、舜帝、禹王。有据可考的是,他们中至少8人为河南籍。
古越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天尊、元始天王、中天皇君。 [1] 共有兄弟十二人(一说十三人)。岁纪摄提,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治所[2] 。在位年代2607 BC-2575 BC。 [2-4] “天皇氏”的意思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至高无上的首领。据宋 罗泌 《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记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 望获 强尊(至高无上天尊)。” [1] 在古籍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 [5] 。天皇氏是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五龙治在五方,天皇氏为“五龙”之首,后世子孙以“龙”为图腾。传说在统治天下三十六万年以后,天皇氏白日升仙,飞上三玄空天宫中。传说伏羲等人是其后裔。
河南商丘人燧人氏儿子伏羲生于山东和交界地泽濮阳 伏羲生于山东和河南交界地古成纪(今属山东,非甘肃清水成纪)和河南濮阳一带的雷泽。伏羲在今河南开封创业,称“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中央之邦”“中地”等。后世一支西迁陕西、甘肃。若干代后的一支沿渭河东移游牧于陕西宝鸡一带,在此与妹妹女娲成亲。不久,又沿渭河、黄河回迁河南。他们在“原(今河南济源)”建都,后相继移都在今河南沁阳、新密、汝阳。伏羲驾崩后,女娲执政,传5世后将权力交还给伏羲部族。到73世时建都于就河南舞阳(今存有贾湖遗址)。到了75世,又移都于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伏羲在此演“周易”,制“嫁娶”,“立姓氏”〔以上综合于中科院社科所研究员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5月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版。和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创会会长何光岳等十多位史学泰斗的有关著作〕。伏羲有十个左右称谓,皆其部族称号,绝大部分是在河南繁衍生息。这样,伏羲成为“万姓之祖”,淮阳成为万姓祖根地。淮阳现已举办“万姓节”十多届。
伏羲后人老典在今河南开封和新郑一带活动。其儿子少典为伏羲75世孙。《辞海》《辞源》等载,少典在具茨山(今河南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市)建有熊国。
同理,少典儿子炎帝、黄帝均在大隗山(今新郑、新密等地)一带活动。黄帝有熊氏在具茨山继承王位,此时有了黄帝纪年(简称“开元”,是根据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时间开始的纪年。即从公元前2697甲子年开始。现以被中科院正式命名)。据王大有、何光岳有关著作称,不得志的炎帝魁隗氏的一支西移,后游牧在陕西宝鸡,一说晚年又回迁河南。有史可考,炎帝七八个称号的部族,也绝大部分在今河南等地活动。
炎黄时代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各个强势利益集团都在以河南为中心的中部展现。黄帝在战败东夷族祖族仓颉(在开封有5世称帝,第5世仓颉被迫作黄帝的史,今开封有“东夷门”)与首领蚩尤后,又同长期在今河南等地生存的炎帝部族武夺江山。据史公认的是,8世炎帝榆罔被逼无奈地向12世黄帝轩辕氏让位。榆罔被轩辕氏安排在洛阳嵩山一带闲居。后不愿寄人篱下,便一路南下到了湖南酃(líng)县,今炎陵县。
黄帝长子挚、玄嚣,即少昊(少暤)生于今开封东部25公里的杞县葛岗镇空桑村,“空”“穷”谐音,故称穷桑氏,又号青阳氏、金天氏、云阳氏、朱宣氏。〔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母曰女节。又作皓、颢。”他是蟜极的父亲,五帝之一帝喾的祖父。在山东曲阜建都,葬于曲阜云阳山。
轩辕黄帝有4个妻子,前3个嫘祖、女节、肜鱼氏是河南人,在帝位上完婚。〔唐〕佚名《轩辕黄帝传》载‘帝娶于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清〕《辞源》(商务印书馆1908年版)也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
黄帝孙颛顼生于今河南杞县高阳镇,故名高阳氏,在今河南濮阳建都。颛顼驾崩后,其侄儿、黄帝曾孙帝喾在濮阳即位(颛顼陵、帝喾陵均在今河南内黄县一带);帝喾的儿子帝尧起初在今开封北部创业,后到晋南创业。〔东汉〕郑玄《诗经·曹风集说》亦云“尧尝游成阳(今属山东鄄城,临濮阳范县),舜渔雷泽。”。尧帝传位给虞舜,接下来相继部族首领的是黄帝的玄孙(鲧的儿子)夏禹、夏启(禹子)。
综合史书及《辞源》解释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有6个说法,共提及燧人氏、伏羲、女娲、神农、轩辕、祝融、共工7人。加上“五帝”除去重名共有11人。其中女娲、唐尧、虞舜3人有争议,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三皇五帝”11人中,创业之“三皇五帝”至少有8人是河南人。
夏朝传有14代(世),17帝王,共471年。主要有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桀。夏都共有17处,约有14处在今河南。夏都有8迁说,至少有6都在今河南。
商代的历史,从起根发苗(在商丘)到政权结束(在安阳),以及8次(一说5次)大迁徙,除过两次在山东(一次在曲阜,一次在当时属于豫地,今与河南交界的定陶),其他6次全部在今日的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