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交税之最(三百年前中国革除的一项税收,全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很多人还为自己的收入达不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而烦恼。如果在古代,你完全不需要为这事操心,因为在古代只要你还活着就必须要交税,至于你有没有收入,府是不考虑的。

这就是古代的人头税,也叫丁税。是历代封建王朝除了田税外,最主要的税种。汉朝就已经有了完善的人头税体系,从7岁开始交税,15岁时便和成年人交一样多的税了,直到56岁才可以免除。

,古代统计的人口数字通常是不准的,太平盛世还好,到了灾荒战乱时期,很多老百姓会隐藏新生人口,以便少交点人头税。而府或藩镇阀有时为了敛财,会把人头税的起征点降到五岁、三岁,甚至是新生儿。结果是老百姓连孩子都不敢生,交不起那税啊。

古代虽然没有人口普查,但各地府每隔几年也会人口档案进行修订,更新人口数据。这种记录人口档案的册子一般被称为黄册,府以此为根据征收各项皇粮捐税。而黄册掌握在胥吏手中,这往往成为他们欺压良善,强取豪夺的工具。

明朝开始,人头税体系开始有所松动,张居正一条鞭法把人头税和田税捆绑在一起,折成银两,计入田税一并征收。而真正废除人头税,则要等到清朝摊丁入亩

大家都知道,每个朝代的末期,豪强的土地兼并会产生大量的无地农民。除了进城谋生外,这些无地农民只能佃租地主的土地,勉强糊口。由于没有自己的田地,他们不用交田税,但人头税是无法免除的。

全家几口人的人头税,对于本来就是挣扎在饥饿边缘的无地农民来说,是笔很大的负担。遇到狠心的地主,田租收得多,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能把一家人都养活下来就不错了。万一老天爷不帮忙,收成不好,日子便难过了。

正是这种状况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如何更好地统治这个国家,是关于满清自身生存亡的大事。他们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都有过系统的研究,结论是不要把底层农民逼得太紧。于是,摊丁入亩政策出台了。

康熙已经意识到人头税过重的问题,在1712年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这个不加赋并不是指什么税都不加,而是不加人头税,以1711年的人头税为标准,以后增长的人口不再收税。这是鼓励百姓多生孩子,增加人口。

康熙晚年时,在广东和四川试行过摊丁入亩,想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由于地主阶层的反对,没有全面推开。真正在全国落实摊丁入亩的是雍正。

摊丁入亩是把原本就已固定下来的人头税摊到田地上,与田税完全合并在一起。这样一来,无地农民就可以不交锐,地主们反而要多交税。所以,一开始推行时,遭到了广泛的反对。

雍正在民间的形象很不好,远不及他的父亲和儿子,,仅凭摊丁入亩一项,雍正对清朝的贡献便不低于康熙和乾隆。他依靠铁腕强力压制地主阶层的反对,把摊丁入亩推行了下去。因而被地主豢养的文人们拼命抹黑。

摊丁入亩实行后,中国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从1661年到1709年,四十八年时间,中国人口从1913万人暴增到3.01亿多(清朝人口暴涨,玉米、番薯功劳最大)。起初暴增的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原先隐藏的人口,也就是没有户籍的黑户。现在不收人头税,就没有继续隐藏的必要了。

那么朝廷有没有减少了税收呢?没有,因为在实行摊丁入亩之前,雍正进行了清朝最全面最彻底的清丈土地,土地就是税源,府对清丈土地是非常重视的。

其实,每次重要的变法,如王安石、张居正等等,都会重新清丈土地,把地主豪强们隐藏的土地给找到来,让他们老老实实地纳税。朝廷虽然不能明着禁止土地兼并,但仍然会利用舆论力量进行抑制。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衰减,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豪强们给吞并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脱离府的管辖,成为豪强的私有财产。

雍正得罪天下的地主,换来的是大清国库的充实。他即位时,国库只有800万两白银,摊丁入亩全国推行后,国库存银从800万两猛增到6000万两。这些都是从地主老财身上刮来的,能不遭人恨吗?

​有人可能要问,地主的税交多了,会不会转嫁到佃户身上?会,浙江有几个县的地主直接要求佃户多交粮交银,作为地主家的补偿。,雍正对此早有防范,他是个什么人都敢杀的皇帝,对于抵制摊丁入亩的乡绅也毫不手软。

事实上,摊丁入亩本身是合理的,只要府强力执行下去,坚决打掉带头抵抗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自然就顺畅了。地主多交的税大都是原先隐藏的田税,没有理由转嫁给农民。

另一方面,在很多田地质量比较好的地区,地主和佃户的关系并不完全是地主单方面占优的。擅长种地的佃户同样会受到多个地主的青睐,田租比例也是有市场行情的,地主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加租。

,大部分农民在这次变法中,确实得到了实惠,添丁进口也不用担心要多交税。府也不再担心人口外流,导致税收减少。无地农民的流动性得到增强,涌向城镇打工,活跃了经济。

和摊丁入亩配套的政策还有绅一体纳粮,从根本上废除了绅不交税的特权,使全国的土地都成为国家的税源。要知道,明朝优待士绅不纳粮,结果是全国大部分田地都成了藩王和士绅的私田,一分钱的税也不用交,崇祯皇帝却穷得连招兵保卫北京城的钱都没有。

不得不说,雍正雷厉风行地推行摊丁入亩等变法措施,使得清朝的财政状况大为好转,为大清能够延续两百多年奠定了基础。人头税作为一项全国性的税收,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

【参考资料《清史稿》、《摊丁入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