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遗址之最(新疆兵团七座历史文化古城: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今年三月份,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城镇规划君的老家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曝出了重大的考古发现,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并引发了国内一阵刷屏迅猛的“考古热”浪潮。为什么今年考古会突火热起来了呢?原因是国家把考古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国家要求“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说到考古,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中华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河南和陕西,这两个省的古城遗址特别多。但其实新疆的古城遗址也不遑多让。根据最新的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划范围内,从史前至明清时期的古城古镇遗址数量就高达370多个,其中汉唐古城就有255个,数量之多全国第一。其中最出名的古城是楼兰古城、喀什噶尔古城、高昌古城、北庭古城、疏勒城、米兰古城、交河古城、精绝古城、龟兹古城、尼雅古城、惠远古城、乌拉泊古城。

说了新疆的古城遗址全国第一,那很多人就会觉得同处于新疆区域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肯定没有古城遗址,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疆兵团是1954年才成立的,历史比较短,距今只有67年的时间。二是新疆兵团7.06万平方公里的辖区都属于当初新开垦的“风头水尾”地区,古代时都是荒芜的不毛之地,不太可能有古城遗址。三是新疆兵团的城市和团场城镇中至今还没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而新疆自治区已经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伊宁市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八卦城)、库车市;新疆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分别是奇台、莎车、吉木萨尔、巴里坤。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而且是对新疆兵团的一无所知。新疆兵团虽然没有历史文化名城,却不代表新疆兵团就没有历史文化古城,城镇规划君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疆兵团范围内的七大历史文化古城。

新疆兵团第一座古城是米兰古城,米兰古城又叫伊循古城,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兵团第四师代管的36团米兰镇(第二师铁门关市米兰镇)一连枣树地东边(紧挨着米兰绿洲)。米兰古城是楼兰国仅有的三座城市之一(楼兰城、伊循城、扦泥城),曾经还做过鄯善国的国都,也是《西游记》中真实的子母河畔的“女儿国”,因为真实的玄奘法师到过米兰古城,曾经还差点跟世界时尚之都意大利米兰市结为友好城市。

新疆兵团第二座历史文化古城是新渠古城。新渠古城位于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103团蔡家湖镇以北8公里处,其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清同治末、光绪初昌吉县以沈廷秀为主的民团抗击阿古柏侵略的据点和前哨阵地。新渠古城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呈梯形状;南北长252米,东西宽126米;西南城墙保存较好,北面和东墙北段破坏严重,城墙高低不一,最高处3.6米,低处已夷为平地,城内有居住遗迹,城外有壕沟环绕。

新疆兵团第三座历史文化古城是唐王城,也就是唐代的尉头州城遗址,又叫“托库孜萨莱”古城,建于公元前206年,距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唐王城古城遗址坐落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城北10多公里处的代热瓦孜塔格山(大门山)南端山口的北山东侧。城墙用泥土,石头筑成,分内城、外城、大外城几个部分。南北各有一道城门,大外城的城墙已风化为一道土梁,城东北延伸至约两公里处的唐王村(今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驻地)。唐王城为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一个重要古城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被列为新疆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兵团第四座历史文化古城是阿力麻里古城,该古城位于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61团附近。阿力麻里是“苹果”之意。阿力麻里城最早建于何时,尚未确定。1225年,成吉思汗大西征后,二太子察合台被分封至东起今伊犁河谷,建立起了察合台汗国,首都为阿力麻里城。阿力麻里城极盛时期,整个城池周约50华里,仅东西就达10华里,南北更阔,城内“市井皆流水交贯,多林檎园(苹果园)”,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繁华城市,被誉为"中亚乐园",欧洲人称其为“中央帝国都城”。阿力麻里城既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的汇聚之地。在阿力麻里城极盛时期,不少著名人物都到过这里,如耶律楚材长春真人邱处机等。著名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之父和兄弟二人,也曾经过该城东去中国内地。16世纪60年代以后,阿力麻里城逐渐荒废。1957年1月,阿力麻里城遗址被自治区列为第一批保护单位。

新疆兵团第五座历史文化古城是都拉里古城(都热力古城),又叫蒲昌城。古城位于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34团5连境内,古城长约400米,宽约300米,呈四方形,坐南朝北,四边各有一个城门,不过目前只剩一个豁口了,城墙还算完整。都拉里古城也叫蒲昌城,约修筑于清光绪19年(1893年)。清政府于光绪初年收复新疆后,于光绪16年(1890年)在英格可力设立抚辑招徕局,负责安顿流民,管理塔里木河下游区域的屯垦开发活动。光绪19年移至蒲昌城。光绪24年,清政府设立新平县和卡克里克县后,抚辑招徕局撤销,蒲昌城随之成为该地区的一座营。这支部队被称为“蒲昌营”。光绪31年(1905年)蒲昌营撤销,蒲昌城逐渐废弃。1917年谢彬在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时,蒲昌城已是“今日所存败瓦颓垣,惟旧游击衙署三间尚完好”,并且没有民居住的记录。可见,蒲昌城大约废弃于1917年之前。

新疆兵团第六座历史文化古城是苏塘古城。苏塘古城位置在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38团西边,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莫勒切河与喀拉米兰河流域下游。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位于两个西域的小国之间,一为且末国,一为小宛国。而苏塘古城就属于且末国和小宛管辖范围的一座小小的古城。包括当年的整个小宛国的人口也不过我们今天三线城市的一个小区。

新疆兵团第七座历史文化古城是马桥古城。马桥古城是一座几乎无人涉足的沙漠边缘的土城,建城时间距今有140多年,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字,位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边缘,为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106团团部所在地。因河道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不利交通,故在河上架设木桥,供一人一骑通行。该桥取名“马桥”,故该城也桥而得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