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会战历史之最(柏林会战苏联250万大*攻陷柏林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战场上苏联红突破德国防线攻陷柏林,歼灭了德有生力量,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柏林守司令率残部投降,德国法西斯走向了灭亡,客观上讲在防守柏林过程中的三大集团群却表现不俗,令苏付出了30多万士兵的伤亡。
1945年4月16日柏林会战打响,苏参战部队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白俄罗斯第二方面以及乌某克某兰国第一方面三个方面共计250万人,德参战部队为维斯瓦集团群、中央集团群一部第四坦克集团以及柏林卫戍共计近120万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由苏联朱可夫元帅指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由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乌某克某兰国第一方面三个方面由科涅夫元帅指挥,共拥有7500架战机,4.2万门火炮,6250辆坦克。
维斯瓦集团群由德国海因里希大将指挥,中央集团群由舍尔纳元帅指挥,柏林卫戍由魏德林上将指挥,共拥有战机3300架,火炮1.04万,坦克1500辆。苏在兵力、武器、气势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德兵力、武器、战略资源接近枯竭,谁胜谁负其实已经一目了然,即使这样德仍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困兽犹斗。
苏距离柏林仅有80余公里,为保护柏林阻挡德的攻势,德建立了坚固的防线,包括奥得河-尼斯河防御阵地和柏林防御阵地,奥得河-尼斯河防御阵地由三道防线构成,主力部队配置在第二道防线上;柏林防御阵地由外城、内城市区三道防线构成。
16日早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乌某克某兰国第一方面利用大量的大炮与火箭炮对德的阵地进行猛烈的轰炸,白俄罗斯第一方面战力虽最为强大但正前方面对的也是德的主力部队,海因里希预料到炮火轰炸过后苏会强攻,令第一道防线部队后撤集中兵力防御,白俄罗斯第一方面损失惨重。不得已苏把后备提前用到战场,在奥得河-尼斯河防御阵地第二道防线上苏在通过德的每一条战壕、每一个坑道上都付出很大的代价,歼灭奥得河-尼斯河防御阵地的数万德,继续向柏林进攻。
到20日苏三大集团群已到达柏林近郊,经过一天激战外城防线被突破,德防守部队精疲力尽。24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与乌某克某兰国第1方面合围了维斯瓦集团群的主力第九集团。26日苏挺进柏林市区,市区防御体系完整,经过德精心构筑,楼房、下水道、地下室、排水沟都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战争进入白热化,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27日德弹职能维持两天,粮食和品即将告罄,守备司令魏德林劝希特勒撤离。希特勒意识到大势已去败局已定,他要同柏林共存亡,拒绝离开柏林。29日希特勒与爱人爱娃举行完婚礼后服自杀,让亲信在自己身上浇上汽油火化,并留下遗嘱命邓尼茨作为接班人,30日,苏占领国会大厦。5月2日,守备司令魏德林签署投降令,柏林15万守投降,柏林会战结束。
柏林会战德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步兵、炮兵、机械化兵种协同作战,仍然打出了高水平战斗,不失现代化战争的典范,士兵们进行殊抵抗,将领们指挥得当,实施了激烈的巷战和夜战,战场上直接投降的几乎没有,令苏付出沉重的代价损失30多万部队才拿下柏林。
版权声明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