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几个历史之最(童贯名列“北宋六贼”冤不冤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3www.nygn.cn考古学家

北宋末年出现了六个臭名昭著的臣,他们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六人合称“北宋六贼”。许多人认为,北宋之所以走向灭亡,这六贼就是罪魁祸首,亡国的元凶。今天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六贼中排名第二位的童贯。

童贯这个人物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并不会太陌生。在《水浒传》中,童贯以枢密使(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部长)身份率八十万禁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结果却中了梁山好汉的埋伏,被打得只身逃回了京师开封。童贯给人留下的印象完全符合臣特征贪婪、狡诈、无能。可是,历史上的童贯却与《水浒传》中的形象有很大出入。

童贯是个宦,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太监。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太监基本没什么好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太监更是如此。所以童贯给人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已经满是差评了。

北宋有不少专门从事事的太监,而且他们和历史上那些监太监不同,北宋的事太监经常是以主帅身份带兵作战的。潼关出自北宋著名事太监李宪门下,早年虽然没什么露脸的机会,但这段经历让他有机会深入了解到兵法、谋略等与事相关的技能。

宋徽宗上台后,童贯开始得到重用。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任命王韶为主帅,童贯为监,率领当时北宋最精锐的西北团向河湟进发,志在收复被青唐吐蕃占据的河湟地区。这也是童贯第一次以事主身份参与重大事行动。

“河湟之役”以北宋大获全胜告终,这个结果也基本符合了大家的预期。不过童贯在这次事行动中表现出了两个亮点,让大宋西的将士们从此对他另眼相看。

,当宋刚刚进入湟州时,京师开封城的皇宫里却恰巧失火。宋徽宗认为这是大凶之兆,于是便下手谕命令终止此次出征行动。皇帝的使者来到中,童贯以监身份宣读手谕。西将士们都认为这份手谕肯定是来者不善,个个心里忐忑不安。可是童贯在自己看完手谕后直接将其塞入靴中,像没事人一样。主帅王厚一头雾水,只好询问里面说了什么,童贯笑了笑对王厚说“家祝我马到成功。”在听到童贯的回答后,大家如释重负,将士们因为受到皇帝手谕的鼓励,士气更加高涨。

后来当“河湟之役”胜利后,将士们才知道童贯原来是假传圣旨,目的自然是为了确保西征行动顺利进行下去。从个人利益角度来说,如果宋打赢,童贯也许可以将功补过,如果宋打输,童贯必然无葬身之地。这么吃亏的事情一般人都不会去干,可是童贯却能在这种时刻置个人安危与不顾,光凭这一点,他就比许多七尺男儿更有种。

,原本作为监的童贯大可以在中帐内“看戏”。可是当“河湟之役”开打后,童贯却身先士卒,冲在战场最前线,主动担负攻坚任务。

当“河湟之役”结束后,童贯在西将士们眼中已不是皇帝派到中的太监,而是非常受大家敬重的童监了。

此后几年时间里,童贯又以主帅身份率领宋先是打残了西北的西夏,后又平定了南方的方腊起义。童贯也当之无愧成为了北宋事系统中的一把手。许多人认为宋徽宗让童贯担任枢密使是昏聩之举,可事实上当时童贯的能力确实无人可及。

童贯人生真正的“滑铁卢”是因为促成了宋金结盟,双方约定从南北两面夹击辽国。结果,金一路所向披靡,宋却在收复燕云的战役中遭遇大败。在“燕云之役”中,宋的主帅也是童贯,但具体率出征的却是西的“二把手”刘延庆,在战场上犯下致命失误的也是刘延庆。身为主帅的童贯虽然难辞其咎,但把战败责任全归到他身上显然有点不公。

收复燕云失败后,金看出了北宋的软肋,在不久后便举兵南下。宋徽宗担心开封城难以御敌,于是便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桓,即宋钦宗,自己带着一帮亲信逃往南方。刚上台的宋钦宗既没经验,又没能力,再加上他急于想确立权威,对徽宗朝的诸多大臣展开清洗行动,包括童贯在内的“北宋六贼”尽皆伏法。结果当金兵临城下时,宋钦宗却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最终区区十几万金就将偌大一个北宋王朝给灭国了。

童贯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纵观他的一生功绩显赫,其成就超过了许多北宋名将。大肆敛财这种事情童贯也没少干,不过这在北宋当时场中已经是潜规则,只是捞得多少的问题。后世将童贯列为“北宋六贼”之一,主要原因是宋人们怪他整出联金灭辽的馊主意,结果导致金南下。可平心而论,收复燕云是北宋的国策,童贯看到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顺势推动本也说不上是误国误民之举。只是最终结果太差,世人以成败论英雄,童贯自然就难逃贼的骂名了,至于冤不冤,那就只能是千人千面,各执一词了。

参考文献《宋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