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历史之最(一起来学历史文化常识名列

考古发现 2025-03-16 16:12www.nygn.cn考古学家

“名列前茅”这一说法,常常用来形容名次列于前列,那么究竟何为“前茅”呢?有的词典解释为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时,有人拿着茅作为旗帜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茅的具体含义却并未解释清楚。有些成语词典则指出茅是茅草,但以茅草作为旗帜似乎难以让人理解。

实际上,词典所记载的“楚国行军”的故事,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在这个故事中,“前茅”是形容队伍的前导,负责探道,及时用标帜信号传告后方。《礼记·曲礼》也有记载,军队前行时,会根据不同的状况举起不同的标志,但从未有以茅草作为标志的说法。清代学者王引之早已指出,茅为草名,旌则是旗帜之类,两者并无关联。“茅”在此应为“旄”的假借字。

那么,“旄”为何物呢?旄是牦牛尾,也可写作“牦”。《周礼·春·旄人》中郑玄注:“旄,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原本是用来整齐舞蹈动作和队列的。后来用于指挥行事。《尚书·牧誓》中就有“王左执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为了扩大指挥范围,人们把旄缚在竹竿头上,甚至置于旗的顶端,于是旄就成了竿顶饰有旄牛尾的旗。

关于“茅”的功用,它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也含有浓重的礼仪意义。但在“名列前茅”这个成语中,茅并不能算是其中的功劳所在。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前茅”即“前旄”,指的是前面的饰有旄牛尾的旌旗,这是起指挥和传递标志作用的旗。

“名列前茅”中的“茅”并非我们日常理解的茅草,而是旄牛尾的代称,用于形容军队的前导部分。这一解释来源于黄金贵、黄鸿初的《古代文化常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