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魏国为什么不趁机灭了蜀国呢?

考古发现 2025-03-16 17:42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五丈原的沉寂中,蜀军失去了他们的灵魂人物,随即陷入混乱和撤退的境地。此时的蜀军如同一群失去首领的龙,无法凝聚力量。内讧的火焰在军中燃烧,魏延的逃亡和杨仪的追杀令局势雪上加霜。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时刻,如果魏军趁机发动猛烈的追击,蜀军恐怕难以抵挡,甚至可能导致蜀国的灭亡。

在诸葛亮逝去的时刻,尽管蜀国显得孱弱,但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经形成,各方势力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对于曹魏来说,攻打蜀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重要的因素。其中,辽东的公孙家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强劲对手。在司马懿征辽东之前,天下实际上存在着四国并立的局面。除了魏蜀吴三国,辽东的公孙家族也长期经营着一块独立王国。这块土地与曹魏集团长期并存,到了公孙渊手中更是自立为燕王,成为曹魏的大后方隐患。这样的威胁远比蜀国和吴国更加紧迫。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曹魏集团选择了派司马懿北征辽东而非发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

对于司马懿来说,他深知一个道理:曹魏掌权者的无能,对他来说反而有利。如果蜀汉被灭,那么蜀汉的精英大臣势必会融入曹魏集团,其中不乏像向宠这样的能人。如果这些人在曹魏集团逐渐掌握权力,那么对司马家族的大权无疑构成威胁。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他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不会轻易出手去给自己招来更多的对手。他明白自己的利益与曹魏的稳定息息相关,所以在他的决策中必然会对各种局势进行深思熟虑。面对蜀国的危机,他选择了稳固曹魏的后方,先解决内部的隐患,而非贸然发动对蜀国的进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