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何分大乘和小乘?两者有何区别呢?

考古发现 2025-03-16 23:55www.nygn.cn考古学家

关于佛教中的大乘与小城,您听过这样的说法吗?佛教这一同源之教,为何会有两个分支的诞生呢?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差异呢?

探究其源头,最初的佛教是没有大乘、小乘之分的。后来内部逐渐崛起一股新的力量,他们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甚至超越于他人,于是自称为“大乘”,即追求“菩萨道”。而相对于此,他们称其他为“小乘”,包括声闻乘和缘觉乘。

简单来说,“小乘”如同狭小的车乘,它指的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教法,所能达到的成果也相对较小。而小乘佛教的修行者们主要追求个人的觉悟和解脱,最高修行成果为“罗汉”。而大乘佛教则不同,它的理念更加博大,不仅关注个人的修行,更致力于度化众生。大乘修行者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自身的解脱,他们更希望能达到最高的修行果报——成为“佛陀”。

再深入探究二者的不同,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即认为修行者个人的存在是空的,但法(佛法)是存在的。而大乘则更进一步,认为“人法两空”,即修行者和佛法都是空的。小乘佛教认为佛陀只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而大乘佛教则尊释迦牟尼为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陀。

我们熟悉的《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典,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述,都是大乘佛教的宝典。在我国以及日本等地现存的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在内,大多属于大乘佛教的范畴。至于学术界所使用的大乘、小乘称呼,仅仅是为了区分和描述,并没有褒贬之意。在理解这两个分支的佛教时,我们应保持尊重与开放的态度,欣赏它们的独特之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