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帝视角看黄鞠的水利灌溉工程

考古发现 2025-03-17 00:02www.nygn.cn考古学家

隋炀帝大业九年,中原战火纷飞,杨玄感反叛,乱世之下,黄鞠大夫一族选择南下避难,抵达霍地洞天福地。此处霍童溪两岸荒凉,农耕落后。黄鞠大夫胸怀民生,担当起改变这片土地的重任。

黄鞠大夫极具智慧,他在霍童溪上建设长坝雍水,巧妙地利用地势落差,构思出龙腰渠的设计。这条渠系总长1765米,宽1.51至2.72米,高0.95至3米。渠水被用来驱动水车,磨、碾、舂、筛五谷,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随后,渠水分流,一支灌溉右岸千余亩良田,一支供村民日常洗涤、消防以及防旱防涝。龙腰渠的建成,为霍童溪两岸形成了一套精密完备的灌溉、水力、民生供水系统。

除了龙腰渠,黄鞠大夫还开凿了琵琶洞。这个渠系长达7000余米,多数为明渠,规模宏大。采用古老的“火烧水激凿石工法”,开辟了数百米的隧洞。其中,“琵琶洞”因流水声如琵琶弹奏而得名。上游侧有一村落名为“枇杷洞村”,后来因为洞内蝙蝠众多,又被称作“蝙蝠洞”。

黄鞠大夫生于公元569年,卒于657年,享寿八十九岁。他是河南光洲固始县人氏,曾任职谏议大夫。在乱世中,他携家带口,远赴福建避难。他先客居宁德蕉城区七都埔源,后于霍童溪沿线大兴水利,凿龙腰渡泉洞,再凿松岸蝙蝠洞。他的到来不仅引进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带来了传统文化,使得这片土地乡闾繁荣,人丁兴旺。

黄鞠大夫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然被霍地洞天福地的人民传颂和敬仰。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水利工程师,更是一个心怀民生的好官。他的智慧和勇气,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繁荣和生机,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唐僧取经路线怎么样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