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赈灾放粮,为何却反而被革职呢?

考古发现 2025-03-17 00:51www.nygn.cn考古学家

郑板桥:江河赈灾与智斗姚氏子弟的传奇故事

昔日,郑板桥在县官任上遭遇灾荒,心怀百姓,不顾个人得失,开启官仓赈济灾民。此举虽赢得百姓的感恩,却触怒了皇上,导致他被革职还乡。

离开官场的郑板桥,带着家人,携带着微薄的家当,乘坐一叶扁舟,沿大顺河驶向故乡扬州。某个平静的江面之上,他的船行驶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他发现,平日繁忙的江面上船只稀少,似乎所有的船只都在回避什么。经打听,原来是有一艘官船即将经过,所有民船都被要求回避。郑板桥听闻此事,心中愤愤不平,决心继续前行。

船行一段时间后,那艘显赫一时的官船果然出现在视野中。桅杆上,“奉旨上任”的锦旗随风飘扬。郑板桥心生一计,他让家人找来绸缎,挥毫泼墨,写下“奉旨革职”四个大字,也挂于桅杆之上。

面对嚣张的官船,郑板桥毫不畏惧。当两船靠近时,官船上的官员看到“奉旨革职”的旗子时,愤怒不已,责令郑板桥让路。郑板桥机智回应:“我们都是奉旨行事,我为何要给你让路?”

此时船上的人正是姚有才——朝中奸臣姚某人的纨绔子弟。他得知对方是郑板桥后,态度骤变,向郑板桥道歉并献上礼物。郑板桥心知肚明,决定以诗戏弄这个姚有才。他挥毫泼墨,题下一首诗:“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每句诗开头的字连读便是“有财缺德”,令姚有才羞愧难当。

这场遭遇不仅展现了郑板桥的智慧与勇气,更展现了他的正义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赞美正义、讽刺权贵的佳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