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曾是风云人物。他在齐国担任相国,也在魏国身居高位,甚至在六国合纵时兵发函谷关,风光无限。他还曾被齐国封为薛地之主。
孟尝君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死后,魏国和齐国联手灭了他的家族,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他立世之道的缺陷。他广纳三千门客,却未曾为国家着想,更像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行动。但有一件事情特别能体现出他心胸狭窄、滥杀无辜的性格缺陷,完全背离了君子的风度。
据说,孟尝君从秦国逃离时路过赵国,赵国以贵宾之礼待他。赵国人听说田文贤能,都出来围观,期待一睹其风采。当他们见到孟尝君时,却纷纷嘲笑他:“原以为田文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来,竟是个瘦小的男人。”
面对这样的嘲笑,大多数人可能会生气,但有修养的人往往会置之不理。这位被誉为君子的孟尝君田文,却因此大为恼火。他命令随行的人跳下车来,跟随他一起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赵国平原君以礼相待,他却对人家的地盘上的百姓大开杀戒,这种行为实在是有悖君子之风范。难怪后来的荀子评价他:“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换句话说,孟尝君是个谋逆的臣子,一己私利让他迷失了方向。这也难怪在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封地,最终导致家族被魏国和齐国联合所灭。
孟尝君的故事警示我们,一个人的名声和地位并不能掩盖其内在的缺陷。真正的君子应该心胸开阔,不滥杀无辜,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避免走向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