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重镇的衰落明朝的九边重镇如何被弃用?

考古发现 2025-03-17 02:07www.nygn.cn考古学家

边防的颓势,自明成祖时期逐渐显露。在洪武年间,边防主要由本地士兵及有罪谪戍者负责镇守,仅在边境有事时,才会调动内地的军队,这些军队被称为客军。到了明成祖时期,他下令内地的军队轮流戍边,称为边班。从此,边兵的逃亡人数逐渐增加。

与此边军的屯田制度,从宣德、正统时期开始遭到破坏。分驻各边镇的亲王和军官们纷纷侵占屯田,强迫军丁为他们耕种。军丁不堪重负,逃亡者愈发众多。

在这一时期,正派官吏如山东、河南巡抚以及宣大巡抚罗亨信等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强烈不满宦官及其私党的所作所为,并竭尽全力维护屯田制度。于谦便是一个典范,他“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将私垦田收归官有,以保障边境的粮食供应。罗亨信也成功迫使明廷停止征收军丁私垦田的田税。

尽管边军屯田仍不能满足粮食自给的需求,但罗亨信等人仍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他们下令盐商只能用边境的粮食换取盐引,这一举措吸引了大批富商招募农民前往边境开荒垦田,使得边境的粮仓充实起来。

到了孝宗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却推行了新的政策,让盐商纳银换引,由太仓供给边境用粮。这一改变使得盐商不再关心边境的粮食供应情况,导致边境日渐荒芜,粮价飞涨,边军的粮食供应变得越来越困难。自武宗以后,边将冒饷,边兵逃亡已成为常态,边防日渐废弛,直至明朝的灭亡。

明代的边防危机,不仅揭示了制度管理的漏洞,也凸显了人性在压力下的挣扎与反抗。从洪亮的边防到最后的边境荒芜,这一过程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兴衰变迁,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线索。

上一篇:秦始皇怎么的,苦苦追求长生却于非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