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医,又名董平,字君异,

考古发现 2025-03-17 10:11www.nygn.cn考古学家

董奉,一位生活在东汉建安时期的名医,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董奉,字君异,号拔墘,出生在侯官县董墘村,即今天的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他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医术,信奉道教。

董奉的医术非常高明,他的治疗方法与众不同,他治病不取钱财,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支付方式:重病痊愈的患者需要在山中栽种五颗杏树,轻病痊愈的患者则需要栽种一颗。数年后,这些杏树汇聚成林,郁郁葱葱,成为了山间的一道美丽风景。

春天,当杏子成熟时,董奉会在树下建起草仓储藏杏子。需要杏子的人们可以用谷子进行交换。而董奉将交换得来的谷子用于赈济贫民,供给旅人。这一善举使得后世对医家的称赞中有了“杏林春暖”的美誉。

除了医术高超,董奉还以其智慧和勇气闻名。有一次,他住在交州太守士燮的府中,士燮病危,垂死已三日。董奉用几粒药丸救活了士燮,然而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真实的董奉以其医术与当时谯郡的、南阳的并称为“建安三”。然而士燮后来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董奉利用气功装死,成功地骗过了士燮并逃脱。

晚年的董奉选择在豫章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他的医术和医德传颂千里,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吴天纪四年,这位伟大的医者逝世,享年六十岁。

董奉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医术的传奇,更是关于善良、智慧和勇气的赞歌。他的医术和医德成为了后世医家的楷模,而他那独特的治病方式和对谷子的处理方式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智慧和仁爱之心。他的故事流传至今,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温暖和力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