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大唐基业的第二代开拓者,他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他跟随其父李渊,推翻了旧朝,建立了统一的大唐王朝,开创了贞观之治,书写了历史的辉煌篇章。
在李世民辉煌的一生中,有六匹骏马始终陪伴在他身边,共同征战沙场。这六匹骏马,在他死后被刻成六块石像,陪葬在他的昭陵中,仿佛在地下继续陪伴他征战四方。这六骏的命运随着王朝的更替,经历了曲折离奇的历程。
说起这六匹骏马,人们首先会想到飒露紫。它是昭陵六骏中的一匹,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最喜爱的坐骑之一。另外五匹骏马分别是什伐赤、白蹄乌、青骓、特勒骠和拳毛騧。这六骏不仅在大唐王朝时期享有盛誉,如今也成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为了铭记这些战马的功绩,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将它们刻石立碑。据说,最初的六骏形象是由大画家阎立本绘成的“六骏图圈”,然后按此图雕刻而成。唐太宗还亲自作诗六首,颂扬这些战马的风采,并让大书法家欧阳询抄录,刻在六骏的石碑上。
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遗失。如今,飒露紫和拳毛騧被收藏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而其他的四骏则经历了更为离奇的盗运之迷。在1918年,美国的文化劫掠分子企图盗窃这四骏,途中被西安追至潼关截获。为了掩盖行踪,盗掠分子竟将石雕击成小块,使得我们今天看到的昭陵六骏残缺不全。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残缺的石雕,想象出当年六骏的英姿。它们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战马,更是大唐盛世的象征。它们的传奇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