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端平入洛”?对南宋军队有

考古发现 2025-03-17 11:24www.nygn.cn考古学家

金朝灭亡后,河南地区分治,陈、蔡以北归属蒙古,以南则由另一势力占据。随着蒙古军主力北撤,南宋军队也撤至襄阳、信阳等地布防。在这一背景下,赵范与弟赵葵提出趁虚而入,收复三京,固守黄河与潼关的策略。尽管此建议遭到诸多大臣的反对,认为风险极大,可能会引来蒙古的全力反击,但这一冒险之举仍得到了宰相郑清之及刚刚亲政的理宗的支持。

端平元年(1234年)六月,全子才自庐州率万军直取开封,赵葵则从滁州领兵五万进攻泗州,两军约定在汴京会师。汴京的金降将李伯渊等人因不满崔立的投降行为,与全子才暗中联络,共同除去崔立,迎接宋军进城。全子才顺利占领汴京后,赵葵又急攻洛阳,欲占潼关。全子才无奈,只好分兵攻向洛阳。

由于蒙古军在洛阳防备松懈,南宋的先锋部队在七月便占领了洛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端平入洛”。但南宋的这次胜利来得太快,伴随着巨大的隐患。当蒙古得知汴京和洛阳被南宋占领后,立即发兵南下。原本粮草不备的南宋军队,在洛阳的战斗中更是陷入困境,后续部队在与南下蒙古军的战斗中失败,许多士兵被赶入洛水而淹死。

八月,蒙古军逼近洛阳,宋军无粮可食,陷入绝境。全子才与赵葵在汴京所占的州县早已被蒙古兵洗劫成空城,无粮草可用。更糟糕的是,蒙古兵决黄河堤坝,水淹宋军,宋军无奈只能向南溃退。

这场战斗不仅展现了赵范、赵葵等人的胆识与勇气,也揭示了战争中的残酷与无情。南宋在这次冒险中的失败,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战争不仅仅是勇气与智慧的较量,更是对国力的考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