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爱国文人对大清国旗”态度不一

考古发现 2025-03-17 11:38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1896年的那个时代,龙旗已经成为了中国外交出使的必备仪礼道具。每当邮船启航,龙旗和钦差大臣的旗帜高悬,在吴淞口展示着威严与庄重。炮台以及中西各兵舰共鸣炮声,为船只送行。在这隆重的氛围中,船队向着香港海域进发。首站抵达圣彼得堡后,中国驻俄使馆的随员们恭敬迎接。俄京尹在车站高挂国旗,乐工和兵士们更是恭候迎接。李鸿章并未入住公务旅馆,而是选择了一家名叫巴劳辅的富商家。这家富商对李鸿章极为尊崇,在他家的楼额上高高挂起李鸿章像,家中四壁则悬挂着中国的黄龙旗。无论公私场合,龙旗在19世纪末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并使用。色彩鲜艳、形制独特的三角黄龙旗,成为了商业幌子的代表。商人是最早意识到龙旗无形资产的群体之一。早在清朝官员意识到龙旗的象征意义之前,一些商人已经开始利用龙旗进行广告宣传了。例如,张德彝第一次随使出访西方列国时,就发现有些商人为了标识货品的产地,会悬挂龙旗以吸引顾客。在1866年的一次参观荷兰动物园的经历中,他在园中见到了一处插着大清龙旗的店铺。这店铺中聚集了众多中国以及东洋诸岛的土产商品,琳琅满目。这个富商巧妙地将龙旗作为招徕顾客的标志,充分展示了龙旗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这也说明了在那个时候,龙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更是一种商业文化的体现。无论是外交场合还是商业活动,龙旗在那个时候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代表着中国的尊严和荣誉,也成为了商业宣传的有力工具。这种对龙旗的认可和尊重,进一步体现了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