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投降了曹魏,为何刘备却没有怪罪他呢?

考古发现 2025-03-17 13:31www.nygn.cn考古学家

汉末乱世,纷争不断,士人武将纷纷改换门庭,投降敌方成为常态。在这个大背景下,黄权的经历却显得与众不同。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他自幼便有“忠义”之名。年轻时在郡里担任小官,因才干卓越被益州牧赏识,提拔为主簿。当时,刘璋欲迎刘备入川,黄权却敏锐地预见到其中的危险,劝谏刘璋要警惕刘备的野心。刘璋并未采纳他的建议,致使黄权被贬出为广汉。

后来,刘备袭取益州,众多郡县纷纷投降,黄权却坚守城池,直到刘璋投降后才归顺刘备。刘备欣赏他的忠义,授予他偏将军之职。

黄权对蜀汉尽心尽力,当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将给蜀汉带来极大的威胁。他向刘备进言,成功地为蜀汉争取了汉中。他的谋划和功劳使他在蜀汉的地位日益上升。

当刘备执意伐吴时,黄权全力支持并建议让自己做先锋。但刘备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派他担任镇北将军以防魏国偷袭。最终刘备兵败夷陵,黄权因道路被吴军隔绝无法回到蜀汉,无奈投降了曹魏。

尽管黄权投降了曹魏,但他在蜀汉时的忠义表现仍被人们所称道。刘备明白黄权的忠诚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对整个国家的考虑。他对黄权的家人依然优待如初。魏文帝曹丕也曾问及黄权投降的原因,黄权坦然回答是因为当时无奈之际,归顺曹魏是唯一的出路。

黄权的经历充满了曲折与波折。他一心为蜀汉着想,虽有无奈之举但也无愧于心。他的忠诚和勇气值得我们敬佩。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像他这样始终坚守道义的人显得尤为可贵。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奇。

上一篇:古代打仗时拿军旗的士兵有人保护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