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

考古发现 2025-03-17 19:50www.nygn.cn考古学家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生于鲁昭公六年,卒于鲁哀公八年,是鲁国的第四代国君鲁闵公的后裔。他一生追随孔子,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及孔门十哲中的佼佼者。以孝行闻名天下,被尊称为“孝哉”。

这位贤人在早年便遭遇不幸,失去了母亲,父亲续娶的继母对他并不友好。闵子骞却以超乎常人的孝心,默默承受了所有的委屈。某年冬天,继母为他做的棉袄内填充的是芦苇,而不是保暖的棉花。某日,他因寒冷饥饿无法驾车,导致马车滑入路旁的水沟。父亲在得知真相后,对妻子心生不满,打算休妻。闵子骞却以宽广的胸怀,为继母求情。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的孝心感动了父亲,使家庭恢复了和睦。

闵子骞的孝心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他,并撰写了《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记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此后,经历城人刘敕发集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甚至在殿后修建了“讲学堂”和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闵子骞不仅以孝行闻名,更是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他拒绝出任官职,一生致力于研究和传播孔子的思想。他曾在孔子面前婉拒了出任费宰的邀请,表示他更愿意沉浸在学术研究中,将孔子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他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这位贤人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他的孝心、坚韧、智慧和胸怀,将永远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历史,更是一份传承,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