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火耗归公?雍正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考古发现 2025-03-17 20:49www.nygn.cn考古学家
火耗,是地方各州县在征收赋税时的一道特殊程序。百姓交来的碎银子,因为纯度不一,需要经过熔炼铸造成银锭,这个过程必然会有损耗。而地方州县便以此“火耗”为由,额外收取一些赋税。这一做法,又被称为“耗羡”或“羡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固定例规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地方官员在收税时额外征收银两的一种形式。
在清初,官员的俸禄微薄,如张廷玉这样的高官,年俸银仅180两,禄米也不过180斛。对于州县官员来说,依靠这样的俸禄难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便通过加收火耗来补充收入。朝廷对此心知肚明,但也只能默许,这无疑助长了地方州县官员的贪欲。他们以火耗为名,行敛财之实,导致百姓负担加重,社会腐败蔓延,民不聊生。
雍正登基后,决定从整顿火耗入手,打击贪腐,改革税制。他率先在山西试点,将火耗纳入财政收入,这一举措被称为“火耗归公”。收来的“火耗”银,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供各级官员的养廉支出;二是弥补各级的财政亏空;三是用于各项公共事业建设,如修城筑堤、各省间物资运转等。
火耗归公的好处在于将征收火耗银的过程公开化、合法化。这一改革使得暗地里的收取变为明地里的征收,乱收费变成了按照规定的征收率来收取,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也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州县官员的贪腐行为。这也树立了中央的权威,减弱了地方财政的权力。
火耗归公是雍正朝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当时的社会和百姓来说,无疑是一次福音。它不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整顿了社会秩序,树立了中央的权威。这一改革举措,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上一篇:明朝设立了东厂和西厂,两个机构职责上有何不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新发现
- 什么是火耗归公?雍正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 明朝设立了东厂和西厂,两个机构职责上有何不
- 食邑是什么意思?三国食邑万户者有几人?
- 老皇帝临死前要吃一道菜,太子直接将其赐死
- 周朝最丢脸的一场战争是什么?
- 罗聘画观音像的时候发生过什么神秘故事?
-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康熙是如何看待他的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竟对广东肇庆做了这些事!
- 除了关羽,曹操的手下没有能奈何颜良的吗?
- 钟会当初没有拖住姜维的话 邓艾偷渡阴平的结果
- 有貂蝉之死有几种说法 哪一种说法最可信
- 古代中原诸侯是怎么对付游牧民族的?
- 三国刘备怎么的,为关张报仇失败(白帝城托孤
- 解密长篇谴责小说孽海花有着什么样历史背景
- 明朝时期做官是一种什么体验 可以说每日都在提
- 心高气傲的关羽为何却对年轻的赵云很尊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