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做官一年半就被玄宗辞了,背后原因是?

考古发现 2025-03-24 02:18www.nygn.cn考古学家

历史上,李白这位杰出的文人确实涉足过官场。在古代,文人做官是常态,只要学识渊博,即使通过非正式渠道进入官场,也能有所建树。

李白的仕途就是在这样的逻辑下展开的。早在开元十五年(727年),玄宗皇帝就有诏令,鼓励民间有文武之才的人自荐于朝廷。李白在官场上的道路并不顺畅,直到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他才献上著作《明堂赋》,开始寻求仕途之路。一年后,又献上《大猎赋》,虽然得到了玄宗的赏识,但真正被任命为翰林供奉却是在七年后,那时的李白已经43岁了。

李白在宫中的职位是翰林供奉,主要任务是给皇帝写诗文以资娱乐。他在翰林期间表现出色,作有《清平调》等作品,深受玄宗喜爱。他的仕途并不长久,仅在宫中待了一年多就离开了。

关于李白离职的原因,虽然他的辞职理由是“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但背后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据史料推测,李白在宫中可能因贪杯嗜酒,无意中泄露了宫廷秘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导致他被驱逐出宫。

从李白的仕途经历来看,他并不适合官场,也不可能谋求到显要的官职。他性格浪漫,情怀纯粹,这与官场的残酷现实斗争格格不入。他不肯向权贵屈服,有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口风不紧,嗜酒如命的他容易酒后胡言,有泄密的风险。

虽然李白在官场不得志,但他的文采和建功报国的情怀让人钦佩。在盛唐时期,虽然官场竞争激烈,但诗坛上李白的人生更有意义。他的诗歌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虽然涉足过官场,但并不适合官场。他的性格、才华和情怀更适合在诗坛上发挥。让人欣慰的是,盛唐不仅有繁华的官场,也有繁荣的诗坛,让李白的才华得以展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