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朝外交官的李鸿章为何不愿出使沙俄呢?
考古发现 2025-03-24 04:02www.nygn.cn考古学家
沙俄的加冕典礼与《中俄密约》的签订
在1896年5月18日那个辉煌的日子,沙俄的尼古拉二世君临天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加冕仪式,邀请全球的目光共襄盛举。这不仅是一场皇权的象征,更是沙俄展示其国际影响力的舞台。
恰逢其时,就在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退出辽东半岛之后,沙俄以"恩人"和"朋友"的身份自居。他们打算借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的机会,向清索取干涉还辽的报酬。在这一背景下,沙俄的野心和意图显露无遗。
大清国也决定派人参加这场盛大的典礼,然而选派谁去成为了一个问题。最初,清打算派王之春前往,然而沙俄方面却认为他的级别不够,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客人身份不相匹配。于是,他们要求清改派级别更高的人前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名字跃然而出——李鸿章。这位年迈的重臣并不愿意承担此次重任。他七十四岁高龄,身体欠佳,担忧万里赴莫斯科的路上可能发生不测。而且,他认为大清国朝中也有其他能胜任此职的官员。他担心自己的衰老和形象不佳会丢了天朝的面子。
光绪皇帝坚决要求李鸿章前往。无奈之下,李鸿章于1896年4月30日启程,以“钦差头等出使大臣”的身份出使俄国,代表大清国参加了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
在俄国期间,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以“共同防御”日本为借口,诱迫清签订了一份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中俄密约》。这份密约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区域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这不仅为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提供了便利,更加强了其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这份密约的背后,隐藏着沙俄的野心和清的无奈。《中俄密约》的签订,无疑为沙俄在远东的扩张打开了方便之门。
上一篇:三国孙坚怎么的,一代将星于小兵的埋伏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新发现
- 作为清朝外交官的李鸿章为何不愿出使沙俄呢?
- 三国孙坚怎么的,一代将星于小兵的埋伏
- 水镜先生的弟子很多,出名的只有那几个吗?
-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能文能武还是个美男子?
- 不为人知的7岁神童贾嘉隐,长大后怎么样了?
- 清朝灭亡前还有多少军队 灭亡后他们都去了哪里
- 清朝皇后的权力有多大 皇帝翻牌子还得经过皇后
- 蒙古铁骑十分强大,为何对孱弱的南宋军队久攻
- 武则天为什么最终还是还给李家了?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漏掉一个人 结果此人最
- 东林党和阉党相比 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的人是谁
- 探索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兴衰,它有过哪些精彩
- 济西之战的结局如何?是战国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 据说世界日中,有一个日子是有关这个皇帝的?
- 司马昭第一个消灭的国家为什么不是东吴 而是第
- 隋朝灭亡真的是因为杨广吗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