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秋的脚步渐近,秋风的轻抚带来了火锅的香气,这香气弥漫在大街小巷,对于四川、重庆的辣食爱好者来说,火锅仿佛从未远离。
火锅,不仅仅是现代人的狂热喜爱,更是历史的见证。早在战国时期,火锅便以陶罐为锅的形式出现,历经千年,发展至清代,已成为宫廷盛宴的佳肴。
乾隆皇帝,那位盛世明君,亦是火锅的忠实拥趸。据清朝皇宫的内务府记载,即使在暑热未消的八月,他的餐桌上仍少不了火锅的身影。一个月之内,他品尝了23种不同类型的火锅,共66次,足以证明他对火锅的热爱。
为了迎合皇帝的口味,千叟宴上更是推出了元宝式火锅。铜罐盛满热气腾腾的鸡汤,猪肉、羊肉、鹿肉等新鲜食材随切、随煮、随食,其体积之大、所煮食物之丰富,让人垂涎欲滴。
不仅如此,还有一位美食家与乾隆皇帝一样痴迷于火锅,那就是慈禧太后。她所钟爱的火锅更为奢华,银寿字火锅便是其中的代表。锅体银制,内含炉膛,可烧炭火。其独特之处在于锅盖上雕有寓意“福寿万年”的图案。
而慈禧太后对“菊花火锅”更是情有独钟。御花园中的名贵菊花与火锅完美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佳肴。制作“菊花火锅”的过程颇为讲究,将白菊花瓣精心处理,与鸡汤或肉汤、生鱼片、生鸡片等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几分钟后,便可享用这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在享用“菊花火锅”时,慈禧太后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众多侍从,那诱人的香气使得太监们舔唇垂涎,宫女们干咽口水。有时,慈禧太后会赏赐剩余的火锅给他们,让他们也能一尝这“菊花火锅”的美味。
如此美妙的火锅文化,不仅令人食指大动,更成为历史的传承。每一口火锅,都承载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