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夺权时曹爽是怎么想的 曹爽为何会轻易缴

考古发现 2025-03-24 09:38www.nygn.cn考古学家

对夺权热衷的朋友们,趣怪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探讨司马懿夺权背后的故事。当司马懿在权力角逐中施展策略时,他又在做什么呢?而曹爽为何表现得如此怯懦?

历史的一幕发生在正始十年,也就是公元249年。隐忍多年的司马懿在曹爽陪同皇帝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时,悄然发动政变,迅速控制了京城。从此,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这场事件被称为高平陵之变。

在此之前,朝廷大权掌握在曹爽手中。曹爽致力于稳固政权,却未能识破司马懿的伪装。司马懿故意示弱,甚至装病以欺骗曹爽。这种策略奏效了,曹爽对司马懿的防备松懈下来。司马懿却趁此机会绝地反击,一举控制了局势。

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爽身边有军队守护,但他为何轻易选择了缴械认输呢?

在这场政变中,大司农桓范曾劝说曹爽带着皇帝进驻某城,据城坚守,并发动天下兵马勤王。曹爽犹豫不决,整夜都在权衡利弊而无法下定决心。

曹爽之所以轻易放弃兵权,主要有两个原因。曹爽的视野和格局相对较小。他对宫廷斗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他错误地认为只要投降,虽然失去权力,但至少能保住性命,依然可以享受富贵生活。事实恰恰相反,司马懿很快便对曹爽家族进行了残酷的打击。

曹爽是个贪生怕死之人。他从未考虑过与司马懿决一死战。在高平陵事变发生后,桓范的劝说他并未采纳。他害怕失败,担心落得和、一样的下场。他做事顾虑太多,不敢放手一搏。他以为宫廷权力斗争可以像岁月静好一样和平解决,但实际上那是你死我活的较量。

曹爽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敢冒险与司马懿对抗。他对权力斗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又贪生怕死,导致他最终选择了轻易认输。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