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趼人创作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揭露了晚清七
考古发现 2025-03-24 14:28www.nygn.cn考古学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晚清社会的缩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的杰作,与《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一同被鲁迅列为中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这部小说具有自传性质,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从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生动描绘了晚清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
在第六回中,作者通过吴继之的讲述,描绘了一位来自京城的佣人高升所见的穷酸落魄却又极力装腔作势的旗人形象。旗人,并不等同于满人,他们中包含了多个民族,而旗人的一部分是满人。这部分人在晚清社会中,虽然拥有所谓的“铁杆庄稼”——只要家中有一人当兵,就能保证一家人生活无忧,但实际上却面临着落魄与不堪的困境。
究其原因,长期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得旗人日益懒散,战斗力减弱。他们沉迷于养鸟唱戏、吸食,无所事事。旗人人口增长迅速,而能够提供的“铁饭碗”有限,无法吸纳增长的人口。再加上的大量输入导致民间白银大量外流,购买力减弱,原有的“铁杆庄稼”无法负担日益增长的开支。
回想当年,清兵入关时以区区几十万人便能征服大明王朝,是何等的震撼。然而二百年后,八旗兵却羸弱不堪,腐朽落寞。曾经的辉煌不再,战败割地赔款成为常态。这种盛衰之理,虽是天命,但更多是因为人事。正如《伶官传序》所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当国家兴盛时,天下无敌;而衰败时,即便是小小的伶人也能困之。这种积贫积弱的现象,实在是令人痛心。
这部小说不仅是对晚清社会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教训的总结。它提醒我们,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应居安思危,不可沉迷于安乐之中。否则,昔日的辉煌只会成为今日的笑话。
上一篇:唐朝奸臣卢杞陷害忠良,最后什么下场?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新发现
- 吴趼人创作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揭露了晚清七
- 唐朝奸臣卢杞陷害忠良,最后什么下场?
- 杨贵妃怎么的,并非于马嵬驿(史上最全阴谋论
- 古代那么重男轻女,为什么会有人自愿去做太监
- 古代宫女净身到底是什么样的 手段极其残忍
- 吴三桂降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早有预谋
- 南宋历史上三次北伐,为何都以失败告终?
- 清朝时期的公主和格格都是皇家人 两者之间的地
- 千古一帝死亡成谜秦始皇是否真死于暗杀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要选诸葛亮
- 李渊能成功反隋,背景有哪些得力助手?
- 商鞅当初如果留在魏国会怎么样 魏国能不能成为
- 一个不为人知的大国,为征服匈奴奠定基础!
- 古代宫女的待遇到底是什么样的 要不是为了生活
- 中国历史上竟然还有人不想当皇帝得?
- 霹雳火秦明简介 秦明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