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猪肉贵不贵?为何古人不爱吃猪肉呢?

考古发现 2025-03-25 00:47www.nygn.cn考古学家

自古以来,猪肉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就有着特殊的地位。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向我们展示了炎黄五帝时期,中国人已开始驯养家猪,享受猪肉的美味。

在先秦时期,猪肉已广受欢迎,秦汉时期更是达到了食用的高峰。尽管猪肉在古代一直备受青睐,但在与牛、羊肉的对比中,它似乎总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礼记》中的记载显示,猪肉的地位始终在牛、羊肉之后。在古代的“大招”和“招魂”篇章里,提及的肉食琳琅满目,唯独没有提及猪。羊肉始终占据肉食的主流地位,从亲王伙食的供应标准便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猪肉逐渐受到关注,但仍饱受偏见。人们嫌弃它脏,甚至认为食用猪肉会损害健康。苏东坡的出现,为猪肉正名。他不仅赞美猪肉的美味,还亲自指导烹饪方法,使猪肉的食用深入人心。

真正让猪肉翻身的是明朝时期。曾有一段时间,因姓“朱”,吃猪肉被视为吃“朱肉”,有造反之嫌。这道禁令并未持续太久。毕竟,猪肉的美味连皇帝也抵挡不住,百姓更是无法抗拒。

满清时期,猪肉更受重视。满清皇室对猪肉的喜爱,使得其在御宴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历经数千年,猪肉终于逆袭成为饭桌上的肉类之王。

尽管在古代某些时期,猪肉显得低贱,但其价格却不便宜。一头猪的价格相当于中等年景一亩地的年收入,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但随着其成为餐桌主流,猪肉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明清时期的记录显示,猪肉的价格甚至超过了牛羊肉。

如今,随着物价的上涨,猪肉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吃猪肉已成为一种轻奢主义,大众还在努力实现“车厘子自由”。无论如何,猪肉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美味与营养价值已被广大人民所认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