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军队充足,为何安禄山却敢叛乱呢?

考古发现 2025-03-25 01:08www.nygn.cn考古学家

大唐天宝年间,帝国的军事布局严峻而庞大。在西域,安西节度使统领24000精锐,北庭节度使亦有2万勇士驻守。而在甘肃,河西节度使的兵力更是高达7.3万。陇佑、朔方、河东等节度使也各自掌控着数量庞大的军队。范阳节度使更是掌握了九万大军,平卢节度使也拥有3.8万的兵力。剑南和岭南节度使虽然地处偏远,但也分别驻守着2.2万和1.4万的军队。

在这些庞大的军队中,安禄山的部队显得尤为特殊。他招募的士兵中,有一部分是“外国人”,他们对唐朝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安禄山还培养了一批亲信,这些人在被培养后,更容易跟随他反叛。由于北方战事频繁,安禄山的部队得以在实际战斗中锻炼,战斗力日益强大。而长安及其周边的府兵则常年不参与实练,战斗力相对较弱。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安禄山有了反叛的勇气。

回顾安禄山的崛起之路,他的聪明才智和勇猛作战赢得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赏识。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提拔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掌管兵马,并允许他出入朝堂。天宝三载(744年),安禄山接任范阳节度,兼任平卢节度使,控制了东部两镇。

安禄山之所以敢于发动叛变,是因为他手中掌握了三镇共15万的精锐兵马。这些军队在他的指挥下,可以从地理上优势出发,畅通无阻地直抵潼关。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玄宗皇帝的失误。玄宗晚年的政治懈怠和权力滥用,使得他不断放权给安禄山,最终导致了这场浩劫。

这场由安禄山引发的叛乱,不仅是唐朝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这场浩劫给唐朝以及整个中华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帝国的辉煌逐渐黯淡,文明的进步步伐放缓。玄宗皇帝的失误和安禄山的野心,共同铸就了这段悲壮的历史。

上一篇:石虎父子相残的惨剧是怎么发生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