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为什么要自贬三等呢?

考古发现 2025-03-25 03:33www.nygn.cn考古学家

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堪称历史上的传奇之笔。在公元228年这个兵家必争的春天,诸葛亮的军事策略让人叹为观止。他事先扬声走斜谷道以取郿城,暗地里却让主力设疑兵吸引敌军主力,自己则亲率大军突袭祁山。这一出其不意的战术,让曹魏的陇右三郡南安、天水和安定纷纷背离曹魏而归附蜀汉,关中地区为之震动。

为了这次胜利,诸葛亮可谓用心良苦。世事难料,赵云在箕谷的战斗中因寡不敌众而失利。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得撤军,他的第一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为了严明军法,他斩马谡以正军纪,并主动上疏请求自贬三等。

那么,为何诸葛亮自贬之后担任的是右将军呢?这要从汉末三国时期的武将官职说起。蜀汉的武将官职基本沿袭东汉时期,而四方将军便是其中的一种。四方将军包括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诸葛亮自贬三等,在当时的蜀汉官职中,恰好空缺的便是右将军一职。而且,右将军在四方将军中的位次较为适中,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适合诸葛亮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自贬只是名义上的变动,他仍然拥有丞相的职责和权力。一年后,诸葛亮再次北伐,成功夺取了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后主刘禅主动为诸葛亮官复原职。

姜维在段谷之战后也曾自贬官职,他的经历与诸葛亮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大将军的职位上遭遇失败,为了承担责任,请求自贬为后将军,但依旧行使大将军的职责。在景耀元年,他恢复了大将军的职位。

诸葛亮的自贬三等并非简单的职位变动,更是他严明军法、以身作则的体现。他担任右将军,既是当时蜀汉官职制度的体现,也是他自己深思熟虑的选择。他的智慧、勇气和担当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