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的真实水平如何?为何孙权那么看重他

考古发现 2025-03-25 07:33www.nygn.cn考古学家

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天下,我们的反抗,似乎便是对朝廷意志的违逆,于大义上站不住脚。曹操掌控了荆州,坐拥二十万精锐水军,虽有长江天堑的依托,但人数上的劣势使东吴在抵抗之路上步履维艰。

谈及某人的生平,其少时好学,因此声名远播。成年后,更以孝廉之举备受赞誉,几乎已稳坐官职的宝座。他却推辞不受,徐州刺史的邀请和陶谦的恳请,均遭其婉拒。即便曾被陶谦误投牢狱,亦未能种下怨恨的种子。他去世后,此人亲自撰写祭文以示哀悼。对张昭的赏识源自其卓越的才华与品德,两人情同手足,张昭在政事上的贡献几乎与地位相当。孙策征伐四方时,后方政务皆托付于张昭。

黄巾起义后,张昭南渡长江以避战乱;孙策占领江东后,对张昭极为重视,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视张昭之母如己母,军政大权悉数交付张昭。孙策过世后,张昭劝诫孙权节哀顺变,迅速接手政务,稳定人心。他常劝孙权不要冒险射虎,认为一国之君应驾驭英雄,驱使群贤,而非驰骋原野,与猛兽较量。尽管孙权初时听从,但后来仍坚持射虎,未能完全接纳张昭的建议。

有句老话讲,小心谨慎才能行稳致远。张昭认为,在这乱世之中,东吴能保全自身已属万幸。若不能守住江山,早做打算以免生灵涂炭。尽管如此,张昭在江东的威望与权重并未受到影响。作为两朝重臣,两代君王对他极为器重。孙策曾留下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张昭与周瑜虽分工不同,但都是江东不可或缺的重臣。从百姓生计的角度考虑,东吴与曹魏在兵力上实在悬殊。对外发动战争并非明智之举,那么投降或许能保全国力,使江东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张昭的深谋远虑,为东吴的存亡投下重要的一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