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考古发现 2025-03-25 09:56www.nygn.cn考古学家

杨朱,一位中国战国初期的伟大思想家与哲学家,活跃于大约公元前395年至公元前335年(或约公元前450年至约公元前370年)。他的学说深深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甚至出现了“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足以见证其思想的影响力。

杨朱的学说以“贵己”、“重生”为核心,主张人人不损一毫。他的思想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与儒墨相抗衡。杨朱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等古籍。由于其学说受到非议,加之秦皇焚书、汉武独尊儒家,杨朱之学在秦汉时期销声匿迹。但杨朱的学说并未真正消亡,而是沉隐于民间,直至东晋时期,张湛为其作注,复行于世。

杨朱的学说历来备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其源出《老子》,而有的则认为其与《老子》思想并非完全一致。大多数学者认为杨朱起于老、儒、墨之后,确实独树一帜。杨朱愤世而倡导“贵己”之说,他认为只有个体自身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他强调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损,人人自重自爱,不就各安其所,天下自然就能治理。

杨朱的学说还包括对生死、全性保真的论述。他认为人人皆有生有死,而生有贤愚、贫贱之异,死则归为一。生命是最贵重的,应当乐生并重视存我。他主张顺应自然之性,保持自然赋予的真性,不要被外物所伤,不要被名誉、地位、财富所迷惑。只有保持和顺应自然之性,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关于杨朱其人,经过考证,他的名字可能是阳生或杨子取(或作子居),据《古史辨》考证为秦人。他的生卒年代约在公元前450年至前370年之间。杨朱的学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质,反映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早中期社会的现实情况。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去理解和思考人生与社会的价值。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