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是东吴的权臣,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考古发现 2025-03-25 11:39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古老的东吴,字元逊的长子以其天赋异禀,少年成名,深得人心。每当有人提及诸葛恪,都会由衷地赞叹:“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他的机智与言辞令孙权大为看重,有意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栽培他。随着孙权晚年,昔日辉煌的元勋老臣相继离去,而太子尚幼,诸葛恪在朝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孙权病重之际,征召诸葛恪入朝,任命他为大将军兼太子太傅。在病榻前,孙权托孤给诸葛恪,表达了自己对其深厚的信任与期望。诸葛恪的地位并不稳固。孙权去世后,同受托的孙弘便心生不满,企图利用矫诏除掉诸葛恪。但阴谋未能如愿。

诸葛恪清楚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他在给弟弟诸葛融的信中流露出担忧。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威望,他采取了三大举措。他废除了孙权的苛政,实施了一系列宽政措施,深得民心。每当他出入,百姓都热切盼望能见到他。他提出了迁都武昌的设想,希望通过此举摆脱江东士族的束缚。这一举措并未成功,反而加剧了他与这些集团的矛盾。他选择了兴兵北伐,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权力基础。

公元252年,诸葛恪成功挑起与曹魏的战争,并在东兴之战中大获全胜,杀死魏军上万人。此战使他声名鹊起,被加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荆扬二州牧、丞相、阳都侯。胜利后的诸葛恪并未见好就收。他再次领兵北伐,结果惨败。

回朝后,诸葛恪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他更加独断专行,罢免了近期任命的官员,甚至整顿军队,准备再次北伐。东吴的宗室集团开始行动。在吴主的默许下,孙峻发动政变,残忍地杀害了诸葛恪及其三族。

诸葛恪的生平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他的智慧与勇气令人钦佩。他的悲剧也警示后人:权谋之下,需慎始慎终,否则难逃身死族灭的命运。

上一篇:在古代恋人是如何用手帕来表达感情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