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坑了谁 三大名人形象严重被毁
考古发现 2025-03-25 15:54www.nygn.cn考古学家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名著,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些已经成为了文化的符号。为了剧情的需要,一些人物的形象在书中被塑造得与史实大相径庭。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其中一位形象被严重扭曲的人物——王朗。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是魏国的重要人物。在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的剧情中,王朗自告奋勇跟随迎敌,担任军师。当时,曹真任大都督,而王朗则自夸其能,声称只需到阵前一番说辞,就能让诸葛亮投降。他的说辞不仅未能奏效,反而被诸葛亮骂得无地自容,最终羞愧致死。
这一情节使得王朗的形象被固定在了一个自逞其能、迂腐不堪、歪理邪说的人物上。历史上的王朗却是一个多才多艺、有远见的人物。
王朗在魏国的法律观念是一种进步。他任大理卿时,主张在罪行难以决断时从轻判处,这种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后来,王朗升任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他的法律观念对魏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在政治方面有所建树,王朗在军事谋略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当吴、蜀两国向魏国称臣,企图专心与交战时,曹丕曾让大臣讨论是否出兵征伐蜀国。王朗则认为,在双方未交兵之际,不应轻易出兵。他主张在吴、蜀两国势均力敌时,乘机出兵促成胜败局势。这一建议被曹丕采纳,最终刘备失败,蜀国留在江北的黄权部队投降魏国,这一战便是典型的“不战而得利”。
王朗还是一位学者,他的著作丰富多样,包括《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这些著作体现了他的学识和才华。
虽然《三国演义》中的王朗形象被剧情需要所扭曲,但历史上的王朗却是一个多才多艺、有远见的人物。他在政治、军事和学术方面都有所建树,是魏国的重要人物。
上一篇:中国空缺的一千多年!夏商周之间这些年为何没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新发现
- 三国演义坑了谁 三大名人形象严重被毁
- 中国空缺的一千多年!夏商周之间这些年为何没
- 杨坚是如何开创开皇之治的,他都颁布了哪些政
- 顺治年幼多尔衮作为摄政王掌权 多尔衮为什么没
- 明朝时期普通的一个乌纱帽 为什么能胜过清朝的
- 荀彧的后半生经历怎么样?荀彧是怎么死的?
- 光绪驾崩前留下的遗诏是什么?看得出他多有远
- 准噶尔汗国和清朝打了几十年 这个问题最后为什
- 唐朝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 晚年时期还仍然消灭了
- 古代和亲的都是公主吗 皇帝会允许自己的女儿远
- 孙策是不是比孙权更适合当江东之主?
- 徐世勣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能位列凌烟
- 长孙晟出身贵族世家,最后结局被流放
- 一个铜板是多少钱 能买到什么东西呢
- 曹雪芹的历史原型究竟是谁?世间有三种说法,
- 在古代宠妾灭妻会怎么样?有相关的条例法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