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芬兰是资本主义国家吗?为什么被视为一

考古发现 2025-03-25 21:40www.nygn.cn考古学家

二战后,芬兰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却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位置,被许多人视为一个红色政权。这一切的源头,要追溯到19世纪的北欧霸主瑞典与俄罗斯的较量。

早在1808年,瑞典为了阻止俄罗斯的崛起,对俄罗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瑞典的军队在俄罗斯的反击下节节败退。到了1809年,瑞典不得不向沙皇求和,成为了一只待宰的羔羊。面对这只羔羊和自身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的雄心壮志,俄国沙皇毫不犹豫地占领了瑞典紧挨俄罗斯的30%国土,建立了一个名为“芬兰”的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

自此,芬兰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负责为俄罗斯守卫西部波罗的海出海口。由于芬兰在瑞典的统治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风俗习惯和俄罗斯本土往往显得格格不入。例如,芬兰人的宗教信仰是路德宗,而俄罗斯帝国则信奉。

当1917年俄罗斯帝国内部爆发十月革命时,芬兰并没有完全与俄罗斯融为一体。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帝国原有权贵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影响到芬兰人的独立决心。于是,芬兰趁机宣布独立。出于拉拢芬兰的考虑,苏维埃政权承认了芬兰的独立地位。

当苏联红军打败白军后,苏联开始后悔让芬兰独立。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反苏联势力积极武装芬兰,将其作为遏制苏联的桥头堡。在苏联的压力下,芬兰拒绝交出国内重要军事要塞,引发了苏联的军事行动。尽管芬兰在战争中有所失利,但在德国的默许下成功夺回了部分国土。随着战争的进展,芬兰被迫与苏联签订《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为苏联的盟友。这一条约限制了芬兰的行动自由,使其在冷战期间被视为苏联的红色政权盟友。

芬兰被视为红色政权并非因为其社会制度,而是由于其在地缘政治中的无奈选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