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罗马帝国时期对周遭部落和民族的称呼

考古发现 2025-03-25 23:21www.nygn.cn考古学家

蛮族,这一词汇在西方历史中源自罗马帝国时期,用于称呼周边部落和民族。在罗马帝国内部,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意大利以东的希腊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意大利本土及以西地区则主要使用拉丁语。蛮族的称呼,源自那些不说罗马帝国通用语的民族。这些蛮族包括了北方的日耳曼人(如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等),凯尔特人,斯拉夫人,匈人以及高卢人等。东方的波斯人和帕提亚人,以及东南部的阿拉伯人等也被归入蛮族之列。

在中国历史中,蛮族一词主要用于指称非中原地区、文化相对落后的南方部落。这一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主要用于指称南方的非华夏部落。后来,这一词汇逐渐演变为指代四周的非汉民族。

作为汉族先民的南方部落,如巴部落和越部落,曾分别在中国的川东、鄂西一带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广泛分布。其中,九黎部落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拥有八十一个兄弟氏族。关于他们的传说十分荒诞神奇,如他们拥有兽身人言的能力,吃沙石,铜头铁额等。后来,九黎部落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被迫分散,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黎国。

在非汉民族的边疆民族中,畲民是现今畲族的古称,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省的山区。羌族最早见于甲骨卜辞,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一带,后来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支,曾游牧于辽宁锦县西北,后来西迁至今甘肃、青海一带。

这些蛮族或边疆民族虽然与中原的汉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与汉族逐渐融合,共同构成了今天中国的多元民族格局。这些历史细节和背景信息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