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和明朝一个规定亲王不得离京,一个

考古发现 2025-03-26 01:02www.nygn.cn考古学家

曾经,张宏杰指出,地方最赚钱的行业都被皇族垄断。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明清两朝避免造反的策略,明朝禁止王爷离开京城,而清朝则禁止王爷进入京城,那么,哪种方式更能达到避免造反的目的呢?

我认为,清朝的做法更为有效。

明朝的宗室开销庞大,外地王爷为了自保,养亲兵似乎合情合理。一旦养兵过多,就难以控制,可能引发动乱。明朝的宗室政策导致王府增多,圈地扩大,最好的土地逐渐集中到皇族手中。这些王爷所圈之地,皆是极为肥沃的田地。例如,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的庄田多达4万顷,福王庄田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的庄田各3万顷。河南全省土地,甚至有一半归各王府所有。这样的政策导致明朝王爵数量不断增加,每代都有众多王侯,朝廷负担沉重。

而清朝则采取了推恩降等的策略,只有当朝皇帝的兄弟子侄被封为王侯,朝廷的负担相对较小。清朝吸取了元明两朝的教训,一方面不让王爷出京,以防止地方势力过大;另一方面,对内则通过各种手段剥夺王爷的权力,加强皇权。在清朝,王爷实际上有名无实,难以对皇权构成威胁。

可以说,明朝的做法虽然能让王爷在京城内不搞事,但却难以遏制他们在外地兴风作浪。而清朝的做法则让王爷彻底失去了搞事的能力。

对于宗室的管理,明朝无疑是最失败的。他们不仅出现了宗室直接造反夺位的例子,而且完全没有发挥宗室应有的作用。明朝宗室既不允许参与朝政,也不允许他们为将为官为商上班做贡献,却不得不耗费巨大的财政来养活他们,给朝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清朝对宗室的管理更为合理有效,既保证了皇族的特权地位,又避免了因宗室过大而对朝廷造成的威胁。而明朝的宗室政策则存在诸多弊端,最终导致了财政困境和权力失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