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为什么短短两个月就败

考古发现 2025-03-26 01:52www.nygn.cn考古学家

李敬业,又称徐敬业,是唐初名将李勣的孙子,也是唐朝首位因反对武则天而起兵的领导者。

这位英勇的将领,自幼跟随祖父征战四方,历练成一员勇将。在他继承了爷爷英国公的爵位之后,因故被贬为柳州司马。

嗣圣元年(684年),正值多事之秋。武则天废黜了中宗,自立为帝,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动荡。李敬业在此背景下振臂高呼,召集了一批同样被贬的官员,共同反对武则天的统治,企图匡复李唐王朝。他们的口号是拥立庐陵王,并得到了大文豪骆宾王的协助,他撰写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以壮大声势。

尽管李敬业的起兵看似轰轰烈烈,却在短短两个月内迅速败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李敬业在拥立对象上显得混乱。尽管他声称要匡复庐陵王,但后来又找了一个酷似的人,宣称李贤尚在人间,以他的名义号令天下。这种举动暴露了李敬业的野心,使原本支持他的人产生了怀疑,失去了人心。

李敬业在战略方向上出现错误。他放弃了北上直取东都洛阳的机会,而选择南下攻占金陵。这种选择使他失去了主动地位,使原本支持他的天下人对他失望透顶。

武则天在应对这次叛乱时表现出了高超的策略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她先处斩了首辅宰相裴炎,统一了朝廷文武百官的思想;然后派出宗室李孝逸为元帅,发兵三十万平定叛乱;同时派出大将黑齿常之作为预备力量。这些举措有效地打击了叛军的士气,加速了李敬业的失败。

李敬业是一个志大才疏的野心家。他发起的这场叛乱虽然看似轰轰烈烈,但却注定失败。这场失败不仅使李敬业和骆宾王的人头被手下砍下献给朝廷邀功,也使人们看清了一个野心家即便拥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注定失败的结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